鼠子夜鼠子,十二地支的第一位,也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除夕”、“大年三十儿” 老鼠,子时的象征;打更的人从“子时”开始“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地报着“点灯、平旦、日出、晨时、晌午、日落、黄昏、人定”等一昼夜中不同时节的名称。《礼记·月令》篇中记载了周代记载节气变化和动物活动规律的相关内容。
这个谜语的谜底是《猪》 首先我们来看“花”字,花的中间,就是一朵花的形状,里面正好是一个“中”字,而一个“中”字,刚好可以分成“日”和“午”。 “果”字的右边部分,像不像一只站在树上的“亥”猪呢? 而“子”和“丑”都是象形文字,像极了一头肥硕的猪。
“水王”指的是子鼠,为什么呢? “水”在12生肖中与子关联很大,例如: 子时(晚上11时至凌晨1时)“阳极气盛”,所以子鼠为阳。 丑时(凌晨1时至3时)阳气逐渐减弱,阴气逐渐增强,所以丑牛为阴。 寅时(凌晨3时至5时)“阴阳平衡”,所以寅虎为阳。
其实,对于属相相克的言论是毫无根据的。 首先,属相只是我国的民间概念,它来源于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干支纪年法(也叫农历)。而干支纪年法产生的年份距离我们太过遥远,远到几乎让我们忘记它的存在。以至于后来人们发现其可以用来计算满月的时间时,便把干支与五行、十二生肖联系起来,造出“相生相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