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转换从哪天?

公文嘉公文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其实以前问过的。 我的回答是,从立春这天的零点开始。 为什么呢? 因为“年”是一个汉语词汇,而“年”的概念,来源于农历的年末最后几天或整个腊月(月相由朔到望)。 年关前后,人们开始准备年货、除旧布新、迎接财神,这就是过春节(过年)了。所以从腊八之后,年味就越来越浓了。 但是如果过了立春,天气渐渐转暖,农事渐起,这个时候再准备年货什么的,似乎有点晚了,因此就有了“春节前夕”的说法——在立春之前,备齐年货,做好过年的各种准备。

当然,如果气温继续下降,到了大寒、冬至前后,那更是有点晚了,因此还出现了“节前节后”的说法,指的就是腊月里这些节气。 但不管怎么说,立春这个节点,是一种物理上的起点,类似于天文意义上的新年。 不过我这么解释,可能还是有点抽象。让我们看看古人的态度。

《礼记·郊特牲》云:“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而祭太昊黄帝。”郑玄注:“至者,谓日至(冬至)、立春、春分;其数始八,盛气之至也。……立春以牛祭太昊,春分以羊荐黄帝。”

这是说,立春日祭祀太昊(东方之王)和春分日祭祀黄帝(北方之王)的原因:因为这一天白昼最长,阳气最盛。古人认为,太阳运行有一周时间,便是一年,因此是从冬至开始计算的。每年冬至过后,白天一天天变长,过了立春,就是“阳和起蛰,品物皆春”了。

那么,立春之日,为什么又特别强调“阳和起蛰,品物皆秋”呢?这与节气的起源有关——在上古时代,历法刚刚形成的时候,人们用土圭测日影,发现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四大节气的第一天总是落在二月或者三月,于是将这一个月叫做“正月”,表示所有生物在这一月内苏醒过来,开始活动。也就是说,古代“正月”的意思就是指立春惊蛰这一段时间。

所以,在古人眼里,立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节。 另外,根据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春属木,与肝相应。立春这一天,阴阳交替,大地解冻,万物复苏。人也是一样,此时应该调畅情志,心平气和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否则,肝火旺盛,容易生病。 所以,立春养生,应该注意这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