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诵夏弦是什么生肖?

殷永婧殷永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春诵”是指惊蛰节气,今年惊蛰是3月5号; “夏弦”指的是芒种节气,今年芒种是6月5号 惊蛰的“惊”字,下面有两个口,暗示着蛇和鼠在地下,上面一个惊,提醒人要惊醒,别压了这两个动物。因此这俩天干的事儿就得是——快出洞! 在古人看来,这时的蛇出洞,应该是游走在田边吃虫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盘踞在某个阴暗的角落盘算如何毒杀人类。所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振,惊也,故曰惊蛰。蛰虫始振。”

关于谷雨,古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清明后十五日,为谷雨,言雨生百谷,无浊雾也。”——《群芳谱》 这时候天地之间阳气升腾,天气回暖,雨水增多,草木生长速度加快。而在古人眼中,这时候应该出来活动的是蚯蚓、蚂蚁一类动物。否则的话,在阴暗潮湿的土里待着,一旦寒气重了,怎么办? 所以,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句谚语其实就是废话——春天来了,大自然的一切生命都要活动起来了。 但古人就是这么奇怪,他们可能看着立春之后种子发芽了,就认为这是春天的功劳,忘记冬天怎么没冻死这些种子。到了谷雨,他们就认定是雨水滋润了万物,忘记了立冬大雪冬至小寒这几个月寒冷的天气对植物的影响。

徐国栋徐国栋优质答主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个图腾这么简单,我们一直视其为祥瑞和幸运之物。在十二生肖中,龙也是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种。古往今来,人们关于龙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龙的形象也见诸于各类艺术作品和装饰品中,《周易》中的二龙相应、龙战于野等语句就是对龙非常典型的记述和诠释。

在五德配五行中,龙行于天,象征春季少阳之气和夏季太阳之气,故有春诵夏弦之说。春诵夏弦语出《礼记·曲礼上》:“礼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尼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言之不文,行而不远。’”郑玄注:“诵谓咏之,弦谓以琴瑟播之,使之有所咏而为之节也。春诵则时暖易歌,夏弦则暑伤气,故用乐有节也。”由此可见,春诵夏弦说的是春季咏诗,以琴瑟播之。

古人认为,凡是与龙有关的都是吉祥和高贵的象征,甚至将龙用以比喻帝王,以龙德比喻有作为的君主,说“飞龙在天,大人造”,也就是成天为大人谋虑,成就大人之德的意思。同时他们又说:“君子如欲致仕,毋废前哲之业也”(郑玄注:前哲,龙也)。这里的哲,就是智而明德的意思。由此就很容易理解为何“龙德而隐者,为自知也”这句话了(孔颖达疏:“以其能自知才德圣哲,不可久处隐遁,故能飞腾而天也;以龙德隐伏,故复不彰明其德行也”),说的是有龙德而隐伏的人,是知道自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