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元历几年?
公元后1年到公元后1500年,公历没有连续编号。公元后1600年至公元后2017年,每个年度的年份数依次加一,构成一种逐年增长的序列。这种“每年增加一岁”的编年年号法,有着明显的缺点:每年增加的年份数过多(每年超过一万),而每一年增加的年份又过少(不到一千),因此导致每年所增加的年份在序数中重复出现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且随着时间流逝,每年的新年来得越来越快,最后的结果就是每年增加的年份数越来越多,以至于成为一种无穷无尽的递增过程——“今年过年早,明年更猖獗!”“新年神棍节,老夫无限期!”——这显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为了纠正这个问题,1582年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决定采用一种新的纪年法。
由于前文所述的公历具有“阳历”和“阴历”相结合的性质,因此该教皇颁布的新年令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阳历的修订,二是对阴历的修订。 首先来看对于阳历的修订。教皇规定,将原每年增加一岁改为仅增加半年,同时修改闰周,从而把原来的四年一闰改为现在每三年一闰。这样改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每年增加的年份数大幅度下降(仅增加一半),而每年新增的月份数也相应减少了三分之一。不再使用“每世纪加一的规则”使得历史年代更为简洁。然而这一改革在具体操作上遇到了麻烦:按原来的算法,耶稣诞生那一年应该是一个闰年,即2月29日。但按照新的算法,一个闰年的出现必须至少间隔三十年。因此教皇宣布从耶稣诞生之日起算起的第三十年这一年被定为1583年,下一年才是1584年。
当然,这种改动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在两个世纪之间出现了多个空当的年份,尤其是1600年和1700年间更是出现了一个长达百年的空档!不过到1800年后,随着新一年的到来,这种空档很快就被补齐了。 再看对于阴历的修订。教皇规定,以耶稣诞生为准,每隔十九年增加一个月,作为调整。十九年为一周期,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