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好的二本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简称河理工,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由应急管理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项目设单位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高校,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入选河南省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创办于1909年,其前身是焦作路矿学堂,先后经历了焦作工学校、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学院(京)、西安矿业学院、河南省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历史时期。1998年划归河南省管理,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学校。2004年更为现名。1959年和1987年先后获准为本科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资源循环经济”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6月学校“煤矿深部开采地压诱发机制与防控理论”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全国仅51个),实现了焦作高校牵头建设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团队零的突破。
学校有南校区、北校区和西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余亩,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77亿元;设有22个教学学院、9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55个本科专业、9个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7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拥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4个专业入选国家“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有19个硕士一级学科(涵盖104个二级学科);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河南省教学团队;拥有1个河南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全日制本科生3万余人,研究生3700余人,留学生33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其中院士16人(双聘14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5人;有全国模范教师2人、“中原学者”1人、中原教学名师1人、省管优秀专家17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
学校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黄河学者”特聘教授1人、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
学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长期以来围绕国家煤炭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重点开展“安全、绿色、高效开采技术及装备”、“瓦斯地质与瓦斯(煤层气)防治技术”、“非常规能源地质与开发技术”、“矿山机电、信息与控制工程”、“矿区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煤炭清洁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目前,学校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计划平台和煤炭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实验示范平台”70余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和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打造国际化办学平台。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先后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朴茨茅斯大学和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玛丽维尔学院、亚利桑那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办了本科学历教育项目,与乌克兰中欧国立大学开展物流工程联合培养博士项目。2018年,土库曼斯坦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