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大学选课?
第一、先修而后选。由于大学教学内容在安排上具有层递性,后面课程的学习是建立在前面课程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在选课时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如大二的学生要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就应先修“国际贸易理论”,未修“国际贸易理论”就不宜学后面的“国际贸易实务”。另外,有些同学对一些相近课程傻傻分不清楚,也不理解为什么高校的课程名称不规范统一。其实,大学里课程名称和内容有交叉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由于不同教师的学术专长和研究重点不同的缘故。所以在选课时要多和授课教师交流,注意区分。
第二、先严而后宽。所谓严,即指选课时应优先选择专业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只有“严”课修好了,再辅以“宽”课的选修,所学的知识面才会达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效果。“宽”课的选择以自己感兴趣或有基础为好。
第三、先忙而后闲。一般而言,刚进大学的同学都想利用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但是,如果第一、二学期不把“严”课“忙”着修好,后面的“宽”课就很难选上。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前两个学期“以学为主、活动为辅”,后两个学期“学、活动兼顾”,这样才能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第四、先近而后远。各高校一般会根据课程性质、教师实际情况等把教学安排在不同校区或相去较远的校内教学点。所以我们在选课时一定要事先弄清楚。如果同时选修相距较远、上课时间又相差不大的课程就麻烦了,如果一前一后或相距较近则可以考虑修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