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业大学排第几?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入列高校、“八五”、“九五”全国百家产、学、研重点建设高校。
在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1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名。农业科学跻身ESI全球前1‰,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植物与动物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等3个学科进入AB线。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14所高校之一(并拥有3种培养模式)。
进入20世纪,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兴起,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农学院先后把农业学科设在苏州一带,农学学科在当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农业学府成为那个时代的地标。苏州大学农学学科渊源有自,肇始1908年创办的初等农业学堂,后发展为农林专科学校、江苏省立吴江蚕桑学校等。1953年,江苏省立吴江蚕桑学校与苏州高级农业学校合并,组建苏州农业专科学校。1979年,在苏州农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84年,经原农业部批准建设的蚕业研究所随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成建制划转苏州大学,升格为华东地区唯一的部属蚕业研究所。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苏州蚕桑学院。同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在苏州大学设置农学专业,开展农业教育。
2001年1月,教育部院系调整,将苏州大学农学院、蚕桑研究所与原校畜牧兽医专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合并,组建苏州大学(农业)生命科学学院。2005年9月,学校调整优化农学学科布局,将农业相关专业从生命科学学院分离出来,独立建制成立苏州大学(农业)新农村发展学院。2003年,经市、省和国家“三级”重点学科共建,启动建设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8年,作物学学科获自主设置“农药学”目录外二级硕士点。2010年,作物学一级学科获教育部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获得农学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获得农艺与种业、畜牧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