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相冲会有什么影响?
我们首先来看看十二生肖的由来,据《晋书·宣帝纪论》载:“炎帝神农氏之末,黄帝轩辕氏立,始制干支,以定方位,阴阳相配,简单八卦,运乎其中。”那么这是不是就说明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十二生肖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古人是用12种动物来计时(十二地支)的,而并非是现在意义上的十二生肖。
我们现在所说的“生辰八字”中的“时辰”便是用这12种动物的名称来表示的,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种计时法最初是由汉武帝时东方朔提出的。 那么在东方朔之前呢?人们又如何知道一天的开始和结束呢?
据东汉王充所著《论衡·历命》中记载:“大凡岁之大小月,月之大小朔望,皆就阳极,不复就阴极。正月建寅,是岁之始;十二月建丑,是岁之终。”这里的“阴极”“阳极”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与冬至,而“朔望”则是指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在东方朔提出“子时”这一概念前,我国古人是以立春和冬至作为一年开始的。
既然一年是从立春或者冬至开始,那么一天自然也应该是从立春日或冬至日开始的。如此,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之时便是“寅时”,傍晚太阳落下之时便是“酉时”。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上午9时至11时为“巳时”,下午3时至5时为“末年”等等。 从古至今,我们的时间观念虽然一直在变化,但“子丑寅卯”这些用来计时的符号却从未改变过。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要用十二地支来代表现在的十二个月,应当如何安排呢? 众所周知,农历腊月其实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十二月既非阳月亦非阴月,故而在十二地支中便没有相对应的“十二月”。 在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中,每逢戊土居首或庚金当令之时,其属性为阳,此时阳气盛大,万物茂盛;逢乙木当令或丙火通根,其属性为阴,此时阴气盛,万物凋零。据此,我们可以将十二月按阴阳分为六阳月和六阴雨。
十二月天干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其中甲、丙、戊、庚、壬五干属阳,乙、丁、己、辛、癸五干属阴。 根据阴阳属性,十二月可分为六阳月和六阴雨。 “六阳月”分别为:正月、二月、三月、五月、六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这八个月里,甲、丙、戊、庚、壬干阳极盛,辰酉丑未戌亥这些地支都含有阳支,因此也符合“阴极盛于子”和“阳极盛于午”的规律。
“六阴雨”则为四月、七月、九月、十一月、腊月。在这六个月内,阴极盛于子时,阳极盛于午时。 需要注意的是,古人所说的“子午流注”中“子午”其实并非指单个的“子”和“午”,而是十个“子”和十来个“午”,由此组成一个循环。这就是说,每天中午时分,阳光直射地球表面,此时为“阳极”;入夜后,太阳落下,地球进入黑夜,此时为“阴极”。
这样,在每天的“子午”间,阳极阴极循环往复。每月如是,周而复始。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所言:“天食(授)人以气,地食(授)人以形。” 所以归根结底,“子午流注”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自然界是有阴阳二气的,我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先于人类存在的,因此人也就必然要顺应自然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