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立春是什么生肖?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2月3日至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开始。 立春时节,万物未萌,草木未生,正所谓“浮生长恨欢娱少”,古人对这一节气的到来颇为期待与欣喜。《吕氏春秋·仲春》记载:“是月也,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东汉诗人郑玄则注曰:“蛰居不动之物,今始振起,动矣。鱼上冰,鱼游水中,今始出;獭,水兽,今始出水,祭鱼以荐天地。大雁北,今至南方矣。”
现代科学表明,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缘故,不同地方在每年春节时所见的太阳位置是不同的。但无论身处何处,人们对“春之气息”的感受都是相通的——天气逐渐回暖,风调雨顺,大地复苏。 我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此时气温开始上升,暖风轻拂,江河冰消雪融。 二候蛰虫始振:沉睡一冬的昆虫感知到春的信息,渐渐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鱼儿感应到阳气,在水中畅游,水面上的残冰似乎能承载它们的重量。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古代,春代表着一个周期开始的时节。立春之时,万象更新,新禧伊始,人们怀着憧憬与希望迎接这个美好的季节来临。
在传统农历中,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习俗。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这些习俗也带有浓郁的节日气氛。
迎喜神 旧俗认为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始,所以,在民间有“迎春”的习俗。立春这一天,许多地方选择去“迎喜神”。 何谓“喜”?古人以事为吉礼谓之喜。即通过一定的祭祀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对神明的敬重。
送瘟神 古谚语云“百草回芽,瘟疫乃发。”古代医学典籍中也记载了传染性疾病在春季高发的现象。故人们在立春之日除了“迎喜神”之外,还要“送瘟神”。
放风筝 古人在立春这天还有“放风筝”的游戏。唐《开元天宝遗事》中就有记载:“京城正月元夕,男女装束,各从其便。倾城游人,进于曲室之中,花外灯烛辉煌……诸处杂技,人人耍玩。至如开眼观刀,背剑吹气,薄背轻身,竹竿跳丸.....”这里所说的“开眼观刀”就是观看别人展示的锋利刀具,而“背剑吹气”即是现在流传下来的“背剑”节目,表演者将一根细长的竹子扛在背上,然后呼一口气,让竹子随风燃尽。至于“竹竿跳丸”指的就是如今的花棍舞、跳竹竿等。虽然今天的我们有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娱乐方式,但在古人眼里,这无疑是最大众的消遣活动之一。
查立春对应的生肖属猪。按干支纪年,农历带有“春”字的年份共有八个,且每隔十年出现一个。其中立春在上年的除夕夜晚或在农历正月初一的年份有二个,分别称为赶春、隔春;其余六个年份的立春日在正月十九日之前,称为串春,串春年份的生肖对应当年春节所在的农历年的生肖。
干支纪年中每一个“春”年出现的周期不是正好十年一循环,而是有的每隔十年、有的每隔十九年,这是由于我国的农历置闰法决定的,因此,每个农历年有平年与闰年之分。
每过十九年,在干支纪年上有的年份相同,有的年份不相同。如1962年与1981年干支纪年相同,而1990年则不同,是庚午年。在8个“春”年中,只有“赶春”年即“春 overflow" : "hidden" , "color" : "#4e5051" , "size" : "14px" , "line-height" : "2em" , "font-family" : "SimHei" , "letter-spacing" : "1px" , "text-indent" : "2em" , "padding" : "0px" , "margin" : "0px" 》对应当年春节前一个农历年的生肖,其余7个“春”年生肖都对应当年春节所在农历年的生肖。
查姓来源
1、查姓起源于姬姓,为黄帝所建轩辕国的后裔。相传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子的庶子,字子产,名国,史称郑国子产,因郑国大夫罕达与郑简公有隙,子产受牵连贬往查邑,后子孙遂以邑名为姓。子产死后,其子孙有人称查氏。《水浒》中有一查大郎和查二郎。
2、出自姬姓,以地名为氏。周幽王王后原为申侯之女,生子宜臼。幽王又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犬戎攻入镐京,杀死幽王,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平王。
平王把都城东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分给宜臼封地,其中有一处叫“差”(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宜臼遂封其一子于查。其后人以封国名为姓氏,就是查氏。
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晋国都在中原一带,所以其封地查也在中原地区。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开始实行郡县制,查也随改为地名,后来在秦王朝的战争中,查毁于兵燹,其居民一部分散居各地,一部分南下江淮地区。
北宋末,查姓迁居福建。明清时期,查姓向台湾、广东、广西迁移。当代查姓,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河南、河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