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钱指什么生肖?
这个题目让我想起当年非常火的一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纪晓岚和乾隆的对话常常让人津津乐道,比如这句“世上只有官财,没有民财” (原话记不住了,大概意思如此) 这句话让做清史研究的同事非常不满,觉得有歧视农民之嫌,多次和我辩论,不过我没有被说服。
现在想想,“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人民当然包括农民,但是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富——除了可以出卖的劳动力,几乎没什么财产。 那些所谓的民财,其实只是皇粮、捐税、徭役而已…… 他们没有任何权利,自然也没有义务交纳任何形式的财产税。 所以从历史逻辑上看,说“只为钱”是封建王朝的财政逻辑,更合适一些。 至于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真正开始有钱,这个逻辑就更好理解了。改革开放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从那时起,我们的财政逻辑就开始变了。 我们不再单纯依赖税收来创造财政收入,因为我们有了另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市场红利”,也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什么?——自由竞争! 从微观上讲,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企业或个人)在进行交易的时候,都是希望自己的付出(成本)最小,获得的收益(利润)最大; 从宏观上讲,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进出口贸易上,同样希望付出(关税等)最小,获得(GDP等)最大。
那么怎么让这些微观上的个体行为符合宏观上的整体利益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拥有自由选择权的人们去自行作出抉择。 谁拥有最大的自由选择权,谁的收益就可以最大化。 显然,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大部分人的选择权是被剥夺的,或者说是非常小的。
虽然当时的计划经济也注重效率(比如集中调度以应对突发状况),但市场的效率更高。因为当时不仅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被国有化,就连劳动本身都被视为公民的义务而非权利,所谓的“个人收入”(工资)不过是作为公民履行义务后的补偿而已。人们没有什么真正的机会去自己作决策,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收益。
改革开放之后的财政逻辑转变,其实正是源于这种微观和宏观权利与义务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