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工是什么生肖?
鸡,因为“绘”字里面有一个“鸡”字 当然,这个答案肯定不是官方解释,只是觉得很好玩而已~\(≧▽≦)/~啦啦啦 其实我的问题跟楼主一样,也是好奇这个“绘”字的来源!于是上网搜了一下,结果看到有人提到《说文解字》,便忍不住买来翻找了一下。
就在刚刚,在《说文解字》里找到了这条出处——“绘,绣也。从纟、谓声。” 也就是说这个“绘”原来指的是“刺绣”!(⊙o⊙)…那么,是不是可以在衣服上画各种东西呢?(↑ ↑ ↑我胡乱猜的)
后来搜到了《古文字构形学》,发现里面的分析更加详细一些—— 原来,“繪”字在金文中作“”,像一幅布帛上有几行线条,其中两条较长的线条代表花纹。小篆把金文的字形推导了一下,变成了“绘”。隶书承袭了小篆的字形,楷书则是在隶书的基础上进行简化而成的。 看了这些分析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平时用的汉字有时候也隐藏着许多小秘密啊!
民间有十二生肖之说,一般指属鼠、属牛、属虎、属兔、属龙、属蛇、属马、属羊、属猴、属鸡、属狗、属猪十二种生肖。传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生肖,一时报名应征的动物多达百种。黄帝一时为难,于是计上心来,下令谁都能参加有奖渡河竞走,上岸后头名获奖。其余十一名也有份。结果渡河时,老鼠跳上牛背,猫和兔子被水浇成落汤鸡;牛跑得太慢,眼看岸快到了,被老鼠跳到头上,踩在牛角上,老鼠得第一,牛屈居第二。猫和兔子争斗,猫败回家,兔子得第四。黄帝点卯算到最后时,十二个动物都到了,黄帝觉得难为情,只好让龙为第五,马为第六,以后羊、猴、鸡、狗、猪等依次得名,猫晚来一步,无缘十二生肖。
其实,十二生肖的确定是有规律可循的,决非什么神仙安排的,更不是人们想像出来的。它实际上是古代人们生活的一些概括。我们只要研究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就可发现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远古时期,人们生活非常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农、牧业还没开始,人们靠采集果实、狩猎动物为生。哪里有兽、禽类的成群栖息地,他们就聚居在那里。
1、老鼠(鼠):鼠类昼伏夜出,在人居住的附近到处都有。当他们搭上窝棚后,老鼠就开始在洞中(墙脚窝棚中)筑巢,在人们夜间狩猎外出时,就有老鼠偷吃人类贮藏的果实、食物。老鼠被人们称为不劳而食、自吃储备粮的“强盗”,连人们打猎回来的战果也要偷吃,所以列为第一(把老鼠排第一位,是为了警策人们要防贼);
2、牛:牛是人们狩猎的动物之一,但牛的力量大、性凶蛮、不驯服,人们吃了不少苦头!每当人们发现牛群时,都得组织大部人员带“武器”把守牛群的出归路,想尽办法杀死(或摔死)、拖死、困死、打死牛,把牛肉分食,在剥皮、贮存后才能吃几天(因为当时的狩猎条件差,又没有贮存肉的容器,往往一两天就得吃完),牛是人们当时难以对付的肉食动物,所以排在老鼠之后;
3、老虎(虎):老虎是兽中之王,是人们最害怕的“吃人不吐骨头”的庞然大物,当人们发现老虎出没时,大家都要赶紧逃走!更不要说去杀了老虎;因为人若一不小心触犯了老虎,就会被吃掉,所以人们称老虎是吃人的动物。老虎排牛之后;
4、兔子(兔):每当人们外出狩猎时,如果碰不上大的野猪、麋鹿、熊等大型动物,他们也会射杀一两只小一点的兔子、麂子充饥,当时人们认为兔子“只吃青草庄稼,不大害人”的小动物,所以排在老虎后面;
5、龙:不是人们幻想的动物,而是指蛇(有的是大型蛇)。他们有时也吃掉兔子、小鹿。尤其是他们盘在树上,人们很难对付,有时人们用木棒击落蛇、或者用石头砸死盘体时,它们会很快反击,会缠绕人们,特别是人们被他们咬伤后,中毒难治而死,给人们带来很大危险!所以人们害怕他们,因为蛇又长得出奇,人们把他们当成“长龙”看待,称为有“龙体”、“龙身”、“龙性”等等。当时,有人认为“蛇比老虎还凶、能吃人”(他们想不到老虎、人、被毒蛇咬后中毒死亡),所以人们把蛇排在“兔”之后。
后来随着对蛇的接触、观察,人们发现蛇“从不吃生小孩的人、孕妇、不破坏窝棚、庄稼”,人们还发现蛇会吞掉老鼠(人们认为谁吃蛇,谁就是自找“送命”),到了后来人们就对蛇“生出敬意”,称“蛇是龙体”、“是龙”等等,甚至把龙当成“神”了。人们还把水里的“大鳗鱼”当成是“大龙”等等。有的大蛇长两三丈,人们在后面画些图案,当成“龙”看待(人们根据大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