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中丑是什么?
“子鼠丑牛”中的“丑”指的是生肖牛,而不是指“丑时”(凌晨1时至3时)。 十二生肖起源于上古先民择吉趋利的祭祀习俗。从商周开始,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判断时辰,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段对应一个生肖动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些动物所代表的时间段与现在通行的“子时、丑时、寅时……”时间概念不同。现在的“子时”是指二十三点到一点,当时的“子时”则是指晚上的十点到十一点。现在的“午时”是指十一时至十三时,当时的“午时”是指下午的一点至三点。
这种以地支记载时间的办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那么,为什么用十二个地支来记录时间和十二生肖呢?这还得从我们古老的天文观测说起。在现代科学不成熟的古代,人们对日月星辰的运转规律十分着迷和崇拜,认为日月星辰的运动决定着人间的生死盛衰,于是出现了“观象授时”“观天算命”等原始天文历法。
古人发现太阳周年运动有规律可循后,发明了“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事耕种。但节气只是划分时间的一种方式,由于月亮运行没完没了,一天一个样子,难以用一个固定的时间节点来显示它的存在,于是有人就想出了用十二生肖来补充节气的不足之处——每天以生肖标记这一天属于哪一生肖,一周以后,十二生肖循环一遍;每年用闰月加注,以保证农历新年春节是在这一年的正月初一,这样,农历的月份也有了相应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