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多少能过线?
18届三跨考生,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120403)专业,初试379(政治65、英语70、专业课(教育学)144、专业课(管理学)109); 本科东北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大学期间成绩均分85+,无挂科记录,获得“校三等奖学金”一次、“校优秀团干部”两次; 18年1月参加北师大寒假名师班,跟随北师大多位名师学习,并获教师授课资格证书; 18年1月-18年4月在南京优师汇教育(专注考研辅导)跟班学习,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18年5月开始实习工作,18年12月底辞职全身心投入备考; 18年12月23日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英语,24日上午两门专业课一同时举行,下午一门专业课二;
从前期准备到笔试考试总共花费大约4k(包含网课、报班等费用) 我想说的是,只要认真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无论基础如何,认真准备,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你一定能考上! 每个考研er都希望自己能够上岸,但是往往事实却不如人意——很多刻苦的同学没能进入复试;而有些同学看似没有多努力,却奇迹般地进入心仪的学校继续深造。
那么,到底哪些因素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被录取呢? 我认为有如下三点原因。①目标院校及专业是否靠谱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择校就像找对象,一定要找适合自己的,这样上岸的几率才会大大增加。首先要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其次要综合考虑学校的专业排名、所在地区等因素。当然,如果自身实力过硬,即使目标院校难度较大,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也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②个人是否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品质 古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对于考研人来说,拥有坚定的信念很重要。因为坚持到最后的人一般已经成功了一半了,而另一半取决于你的信念是否坚定。每天睁开眼想到的是学习,闭上眼想到的也是学习。这样的生活虽然是单调的,但却是值得的。在坚持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比如室友可能找到称心的工作;朋友可能正在享受愉快的假期等等。这些外在的刺激很可能会让你产生动摇,此时你需要做的是告诉自己坚持下去就是胜利,然后果断地排除一切干扰。
③是否有正确的复习方法和充足的时间精力 方法总比困难多,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然后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良好的身体是成功的保障,劳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还要有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适当放松,否则可能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