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在大学城吗?
广州大学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学校有着50多年的办学传统和13年大学办学历史,现有大学城和桂花岗两个校区。学校在大学城的占地面积约1988亩,总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5亿元,教学实验设备台套数18979台。校图书馆是广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纸质各类文献资源总量280万册,电子图书605万册,学位论文2000万册,电子期刊2.7万种。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549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465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广东省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人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人才51人次,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博士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职教学科研人员的63.6%,国际教育背景教师人数达到41.2%。
学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广州,辐射珠三角,服务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公民和应用型人才,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走“以需要为导向,以贡献换支持”,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制度立校”的发展道路;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主线,以国际交流为纽带,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设有24个学院,2个直属公共教学部,在校全日制学生3206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868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990人,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281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404人
学校设有87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5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23个领域);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17个。学校有2个国家国防科技二级学科,3个广东省重点一级学科,9个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1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以及一批广州市和校级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全国学科评估中,我校9个参评的一级学科中,有4个学科进入前50%,8个学科进入前70%。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重点扶持建设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省级特色专业和7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门国家级课程、55门省级及以上精品开放(资源共享)课程。近3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二等奖5项。2006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竞赛获奖5142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466项,其中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全国仅10个。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良好,2007年以来连续获评“广东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荣膺“创青春”全国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最高荣誉“优胜杯”。
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有16个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4个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