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什么生肖?
是牛!因为“年”这个字就是由“家鼠”和“禾谷”组成的,而鼠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1位,即子鼠,禾谷成熟于农历的秋天,也就是酉月或戌月,这样组合起来的年字,正好包含了一个子鼠,一个丑牛,也就是在鼠年腊月最后一天的子时,新的一轮甲子开始了,这一天就是立春,春季开始,万物萌芽,这是中国古代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规律总结出来的时间点,具有非凡的意义,所以“年”这个词也就由此而来。
当然,年字的组成还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人们要在新年的时候除旧迎新,也就是说要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扔掉不用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辞旧”,而在立春这天,大家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去田野里摘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拿回家插在瓶子里,这就是“迎新”。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把年字里面的小老鼠给省略了,只是保留了下面的一横,表示春天来临,万象更新,而这个一横就是古代那根代表春天的“迎春线”。
年,是人类为了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时间长度单位,“年”在民俗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说文解字》中有注释:“年,谷熟也”。
在古代,“年”字写作“稔”,从“禾”,从“任”。任,就是谷熟的意思。由此看来,年,最初是一个农业名词。
民间关于生肖年的说法有两种:
1、生肖年是指按照十二生肖纪年而得名的农历年份,属相的属字就是由于这种说法而得。
2、生肖年是指所属生肖与当年的生肖属相相同的农历年份,因为人们相信本年的生肖就是自己的本命生肖,故也称本命年,俗称“撞衫”。
“五谷丰登”是人们生活富足的美好景象,谷物丰收在古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年,就是谷物成熟的时间。谷物从发芽、吐穗、结实,到最终成熟,需要经历整整一年的时间——这是以谷物生长为依据的时间单位。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及生长习性各有差异,那么,按照什么地区谷物生长规律来界定年的时间长度呢?在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这里的气候条件以及谷物的生长规律就成了年时间长度确定的基本根据。
年,是根据农作物从耕种到收获的耕作周期来确定的,从立春开始到除夕结束,共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