丷指什么生肖?
这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字,现在只有少数词汇中保留了。 这个字的本义就是“手指”的意思。 《礼记·曲礼上》中有“揖深至肘,礼之尚恭;揖疏至手,礼之礼恭”的说法,这里的“揖”“手”“礼”都是动词,表示行礼。而“肘”“臂”“躬”等名词都用来表示“手臂”的形态、状态。
因为古人行拱手礼的时候,要伸直双臂,用力拱起,所以用“肘”指代最里面弯曲的部分(类似现在的“胳膊肘儿”)。而“弓”是弯弓射雕的样子,“躬”是弯着身体的形象,与“肘”相比,位置更靠前一些,所以这个词用来形容距离比较短的状态。 后来这个字延伸出“手指”的意思,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左传·哀公十四年》中就有“寡君使使臣景侯谢罪,曰‘寡君不知其罪,请二国所归之财、器’,是以降阶而受盟,以昭敝邑之分。且楚之为法,有罪予以斧钺,无赦。”其中“分”的意思是“手分”,也就是“手掌分开”的意思了——这个动作当然是“指”东西的时候了。 现在还有“指点”一词,也是从古代这个动作演变而来的。而“指手画脚”中的“指”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个字现在是一个独体字,不表示任何概念。和现代汉语一样。
这个字,是汉字中唯一被选入Unicode标准中动物名称汉字,字典号U+4E28,Unicode字符名为KUJIROU,日文汉字,形声字,“牛”字偏旁。汉语注解为:汉字丷本非汉字而系东瀛假借“狗”字而来,汉字“狗”字从犬,句省声(此句非句读的句,系简化之后的“句”)。而日文假借时误“句”为“丷”(在日语假名表中有“KU”音),乃读“狗”为“KujiroU”(粗体字表发音),意为黑狗,后日文假借“狗”字,此字就转用于“牛”类。其部首为“牜”。
此字的部首是中国传统的牛字底,日文汉字中,通常在牛字底下加偏旁的都是和牛有关的词语,在日文中,丷的意为黑牛(类似犬字旁的犬类解释)。比如,在中国用的字是“特”,在日本用的就是“牷”(即:牛+亘)特指没有杂色毛的牛。
1、丷是日本汉字,并不完全等同于汉字,不是每个字都要在汉语中有对应读音。汉字自汉代末年东渡以来,在东亚文化圈,对韩国、日本和越南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在日本的文字系统中,汉字是他们的文字来源。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时间里,汉字被这些国家作为自己国内的通用语言广泛使用,虽然1885年起日本开始汉字和假名混用,1946年起日本对汉字实行“字形简化”,但直到现在,汉字仍然是日文字符的构成元素。
2、在数理五行中丷字是生肖牛。一个字的五行属性,是根据字的笔画数、笔画形和字义来判定的,并不是单看一个字的部首。
比如,看字面意思,丷不是牛字底?我们看字义,丷:为黑牛,乃为牛也,是字义决定五行属牛。再比如,一个字中有“氵”字旁,这个字就五行属水么?不一定,比如“江:水的名字,五行属水”、“涛:多水的样子,五行属水”、“湖:周围无水而其中蓄水,五行属水”、“泉:地下出水,五行属水”、“混:混是水的本字,五行属水”等,都五行属水,因为字义决定五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