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是怎么来的?
“鼠迹生尘案,羊踪入废坛”(宋之问《元日赐朝天贺礼》) 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关于十二生肖的记录了。如现存于陕西眉县的秦代文庙内保存着一块雕刻精美的石牛,这头石牛的体积大得惊人,体长近3米,高2.5米,重达7吨;另外在湖南长沙市出土的西汉文景时期的青铜器上,均刻有象征十二地支的丑牛、寅虎的形象,以及古代用来计时地的“钟鼓漏刻”,其中就包括代表十二时的“斗钟”。
从现有资料来看,有关“十二生肖”最早的完整文献,当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翰林学士王晋启修《上清宝箓宫记》中关于黄帝“制干支五运”的一段文字: “初,黄帝受《河图》,造《甲子》,六甲周十二月建十二辰,其天干地支,用汉易筮法占断,后世相传至今用矣。” 王晋启说的“甲子”,是汉朝制定的《太初历》,以寅月为正月,亥月为腊月,一年设十二月,每周月建丑,每月初三为朔日,十五为望日。这样,每月都有一个特定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同时,还规定每年冬至那天夜里子时(晚十一点至凌晨一点),太阳位于北回归线时,为元旦立春,一年的开始。
那么什么是干支呢?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很多无形且看不见的东西在影响着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如阴阳、五行、八卦等。这些看似神秘的知识体系其实来源于上古先民对自然现象的认知。 所谓“阴”是指月亮,而“阳”指太阳;“木”就是树木,“火”是火源,“土”是土地,“金”是金属,“水”则是雨水和水滴。
为了便于研究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人们用十二个字来表示月份,用十二个字表示一天中的时间,于是就有了我们如今所用的农历和公历。 农历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确定的,一个月分为初一十五,二十四节气,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一个节令交替,也就是上下半月之分。每半个月称为“朔望”,第一个“朔”日,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即“望”;接下来的“朔”便是下一个月的起始,如此往复。
至于一天的时间划分更是细致,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子午卯酉四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子时就分初子和午后,以此类推。每天还有“三煞”、“五更”的说法,到了明代还发明了更鼓以报时。 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自转的同时还要公转,所以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亮是不断运动的,再加上月球本身不发光,完全靠反射太阳光才能被看见。因此不同时间点看到的月亮形态是不同的。
为了区分农历月份的吉日良辰,古人就把每月初一的月亮图形命名为“朔月”,初二到十四的月亮命名为“新月”或“娥眉月”,十五的月亮则被称为“圆月”或“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