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黄土岭小学怎么样?
黄玲丽在黄土岭小学任教半年了,这是她教学生涯的第四所学校。和她同期入职的李老师已经荣升至一所优质学校任职,而黄老师仍然在原来的地段学校教书。面对如此落差,黄老师痛苦不堪,甚至有了“废置”的念头。
名校并非人人适合
周晓玲是名校入湘的第一批学生,她清晰地记得,入学考试数学拿到100分,她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只要成绩好,什么都是对的。”但这种优越感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我很快就被现实打懵了”。她不仅成绩退步,还变得焦虑、紧张,“感觉就是无法摆脱。”在同学的眼中,周晓玲像个天使,“长得帅,成绩又好”;但在老师的眼中,她的问题很明显,“思维懒惰,不善于思考”。最终,周晓玲选择离开。
但纵观整个小学,即便在原先学校的体系中,很多学生的表现并不乐观,他们往往表现为孤僻、胆小、厌恶学习。但一进入“名校”,他们的各种问题都会明显改善,“自信、积极、好学”成为他们共同的特点。这些特征甚至会让部分家长和老师觉得“落差”。人们熟悉的“尖子生”现象就是这样产生的。
名校并非人人适合,如果说现在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那么入学名校可能就是选择了偏低,“名校”把原本应该在“普通学校”作为个性发展的宽容和理解,当成了佼佼者特立独行的新鲜装备。于是产生了一批批“表面光鲜、内心脆弱”的“温室花朵”,一旦来到“社会”,很多不适应就会产生,严重的会有“生态灾难”。而真正适合此类学校的“精英”往往是那些从小以“别人家孩子”身份上学,学校事事领先、处处领先的“优质生”,他们适应性强,发展全面、素质高。
回归起点才是成长
名校为何会让学生产生巨大落差感?心理学研究证明,人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性的动物。脱离“情感”这个基础谈教育,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如果不能顾及“人的情感”这一基础,便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理由,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
如果“名校”不能体恤学生的“情感”,反而苛责学生“为什么来你这求学”,那么只能将更多的学生推到“名校”的对立面。名校与其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不如让每个学生重新回归起点,从基础抓起,从情感教育入手,让学生明确“为什么求学”,回归教育之本;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安排更多更丰富的课程,尤其设置一些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这些情况下,“名校”和“普通学校”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名”与“不名”将不再成为评判一所学校优劣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