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是指什么生肖?

郑乐友郑乐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龙,因为“龙”字在汉字中属“形声兼会意”的字,它由“文”和“虫”两个部分组成;而农历二月正是万物复苏、蛰伏一冬的虫子开始苏醒的季节,所以二月属于“龙”月或“辰”月(古人以地支记录月份)。 那么“龙”字中的“辰”是什么意思呢?“辰”即是“震月”,而“震”是“寅卯辰”中的第一个,也指代着正月和二月。《礼记·月令》中说“仲春之月……蛰虫启户,百草奋兴”,可见“辰”是“虫”中一“竖”的意思,用来特指二月开始苏醒的百虫。

而农历三月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农历三月又称为“莺月”“花月”等。那么人们发现二月开始有“龙”的迹象时,便到了农历三月的中间或者最后十天——也就是农历闰二月。这时,“龙”的形象已经完全显现出来,而且似乎比二月的“虫”还要大一些,故而农历闰二月也被称为“端阳节”或是“龙舟节”。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古代人们以农桑为业,春季是耕种的开始,需要准备农具和耕牛,而秋季则是收获的季节,这中间的五月既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夏季刚刚开始的时候,故称为“午月”,也就是“芒种”时节。而农历四月就是“辰”月,即“震月”。这一月份正是“万物茂盛”之时,因此也叫作“槐月”“孟夏”等。

这样看来的话,“龙”字中的“辰”就是“巳”了。

山晨晖山晨晖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民俗学家的观点,生肖与地支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圈,十二地支是古代华夏人创造的,十二生肖则是北方游牧民族发明的。以地支记人诞年,把十二种动物跟十二地支对应起来,将十二地支分配于十二生肖,作为人的年号,始于东汉。十二生肖的“子鼠开榜”与传统文化中“阴阳合历”思想密不可分,即用鼠来代表“子时”、“夜”,象征夜半之时天下万“鼠”出动之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