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属是什么生肖?
“亢”字通“杠”,这个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杠,横木也。从木、高省。”也就是说,“亢”本义是指房屋顶上的横梁,因为位于高处,所以有“高”的意思。后来这个字引申出“过度”“非常”“很”等意思。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宝玉和黛玉吵架,黛玉说:“你不用和我嘴硬。”“嘴硬”即承认自己的错误,显然是从“抗”字引申出来的。
我们再来看“属”是什么意思呢?“属”字的本义是一只系着尾巴的兔子,所以“属”有一层意思是“跟随”,如“属于”、“属下”;由于兔子善于逃跑,所以这个字又引申为“归属”,如“属地”、“属国”,而“归”也是表示归顺或者归属的意思。 从“跟 . 随”这个意思再引申,就出现了一个现代常用的词汇——“附属”,这显然是受英语词组“ belong to ”的影响。 “附加”也是一样,指“附加到某种东西上”。此外还有“隶属”、“归属”等等。
所以,“对抗”中的两个“肖”都是“匹配”的意思,而“属于”的两个“ 属 ”都有一个共同的本义——尾巴被系住(跟着)。用一句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你的尾巴怎么被我牵住了?!”——真是绝妙的押韵!
属相即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或十二兽签,中国以及其他东亚文化中表示十二地支与所属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及其依序对应的关系,十二生肖的周期为十二年一轮回。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十二生肖还经常被用来寓意人生,比如马年寓意着“马上得功”、“马到成功”,羊年祝福“三羊开泰”、“喜笑羊羊”等。十二生肖,不仅是十二位神兽,在历史长河中更已经累积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符号,对民众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每一个人的属相,都藏有一种不可透露的秘密。
生肖属相的概念在中国起源甚早,据专家研究,十二生肖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南北朝时期的《北史》中,曾经记载“梁帝安群谓萧子云日:子云面貌如野猫”,这显然是把一种动物当作属相看待了。但是,如果仔细考察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就会发现,中国古人在给女性起名字的时候,常常就以某些动物之名为名字,典型的如狐狸、鸿鹄、鹦鹉等。
在十二生肖中,“猴”字是唯一不能用于女性名字的一个字。除了不能作为名字使用外,中国人还规定“猴”字也不能用在女性的任何称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