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根什么生肖有关?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举行;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蛰”即冬眠,“惊”即苏醒。此时,气温回升较快,日照增加,雨水增多,自然界发春迹象明显。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 “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此节气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但并非春季到来。 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立春”后天气大多依旧寒冷,许多地区仍然有霜冻出现(东北三省更是“立了春,冻死牛”),因此这些地区的春天要比南方晚不少。江南地区则大多春意融融,无雪无霜。
从惊蛰开始,“倒春寒”的现象会显著减少,而“清明”“谷雨”之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才能真正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与“惊蛰”相关的意象往往象征着无限生机、勃勃希望。《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复不息,四时之序,轮回不已。立春,春气始而建立。” 南宋文学家谢枋得亦云:“东风解冻,阴阳交泰,万物始生。” 明代文学家李贽更认为:“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盖天地间唯有此一刻是均匀者。” 在人们的心目中,冬至总是与“白昼最短”“黑夜最长”连在一起,而春分则是“昼夜平分”。 与“惊蛰”相关的另一个形象便是“春雷”。南朝梁萧统著文曰:“季春之时,阴气蛰伏于地,阳气升腾于天,雷霆发出,风云渐兴。” 北魏郦道元注《水经·渭水》时也提到:“渭水左涯,山上有穴如窗,云是神农所筑坛,今时惊蛰节,雷发而出。” 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惊蛰》:“户牖宜通气。寝戒严。鸡未鸣,而起,焚香,百福具臻。” 清代顾禄著《清嘉录·惊蛰》:“(正月)十八日为惊蛰。谚云:‘过了惊蛰节,早稻芽头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