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是什么生肖?
在十二生肖中,只有猴与猿这一类似,而其他各生肖则无此属类动物。《尔雅·释兽》云:“狨,猿属。”郭璞注曰:“今之狨,出西域,形如狐,色黄赤。”可见,古代所谓狨就是指现在的一种猴子——金丝猴。它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 那么,为什么将“狨”字左边的部分给去掉呢?这是因为古文字中的“弓”“氏”“弓”等字形相似所致,而且这些字都是象形字。例如,小篆中的“弓”字和甲骨文中的“弓”字差不多,左边是像弦的曲线,右边是像木头的横线;金文中的“弓”字和甲骨文相比稍作变化,成了“㫃”,也是上边像弦,下边像木头;而“氏”字则是由“弓”字旁加个“之”字而成,“之”字的形状就像一根短箭。可见古代的“弓”“氏”“弓”字十分相近,容易混淆。为了加以区分,古代字书(如《集韵》)中就特设了“读若”一栏来标明音读。
古人用反切的方法来标音,就是用两个字的音来拼切另一个字,切出来的声母称为反切上字(被切字),和它相配的声调称为反切下字(切字)。例如“珍”字,《广韵》“侧巾切”,就是取“侧”的音“側”,搭配“巾”的声调“平声”,合成一个音节“zechin”;又如“减”字,《广韵》“疾炎切”,就是取“疾”的音“jii”,搭“炎”的声调“去声”,合成了一个音节“jieyan”。这种标记方法非常科学,后代的字典都用这种方法标示音准。但是这种方法只能近似地表达现代汉语的拼音规则,很难完全准确无误地表示古代读音的全貌。
所以,当看到古代文献中出现“氏”“弓”等字时,切不可望文生义、按图索骥,应当仔细参阅该字在古代形声字结构的型式(即该字所在的偏旁或部首)和古代字书的注音(即该字下面的“读若”一栏),这样才能准确地解读它们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