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如何转化的?

裴润启裴润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个转化是怎么进行的,为什么是这六个字来表示呢? 这个问题很有趣,其实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十二地支为何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表,二是为什么是用这四个字的组合?而不是其他的四个字或者六个字。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可能来源于古代人们计时的工具—漏壶。古人没有时钟,计算时间的主要依据就是滴漏,而一个完整的滴漏是由容器和水管组成的,其中水通过细长的水管流出来,形成水流的先后顺序就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钟点。

《汉书·律历志》中就有记载,“凡漏水之所积,从子至亥,置闰所在,天地之中也。”这里的子就是指的子时,也就是现在的23点到1点之间。而十一时至下一时辰的起点,被命名为“丑时”,是因为此时像牛的鼻子一样,牛正在咀嚼,所以将这一时辰命名为“丑时”,以此类推到后九个时辰。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由于古人造字的观念形成的。在上古时期人们尚不能系统的认识汉字构造规律,因此造成了同一个偏旁在不同字中意思不同的情况,比如“音声”“唱叹”“章录”“朝暮”“思慕”“道路”等的部首“口”,有读音和意义的相关,也有没有任何关联的。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卯酉戌亥”分别对应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这是古人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而成的一个数字序列,用来作为标记日期和时间的符号。同时为了方便记忆,古人选择了用一个字表示的干支记日法。而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一个字母表示月的天数。

汉代刘歆在《三辅决录》中说:“京房受《易》于费直,直为之言‘月有三旬’。”也就是说,当时认为月亮圆缺变化周期为三十天,每月十天为一旬,一年十二月即两番共计二十四个时段。由于每个月都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每天又分为早中晚三段,每段十天,每天每一时间段各有一支。因此一个月就形成了八个支,二者相加正好是一年二十四节气。当然这种观点是有可稽考根据的。

不过到了唐代,有人指出月有二十五天的,于是就用“中气”的概念改变了每月十天为两旬的方法,把月天数的变动加入了节气和中气的因素,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农历。尽管历法发生了变化,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母酉戌亥”却保留了下来,并且延续至今。

陶维云陶维云优质答主

中国古代,生肖观念深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由生肖衍生的民俗活动和生肖文化产品极为丰富。生肖文化产品有生肖文物、生肖邮票、生肖图案、生肖年画、生肖歌谣等。生肖民俗活动有生肖崇拜、生肖禁忌、生肖择偶、生肖祭祀、生肖游乐等。此外,人们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体现出生肖文化色彩,如穿生肖衣、吃生肖糕、住生肖院、坐生肖车等。古代的生肖观念还促进了中医的发展,中国古代著名的本草专著《开宝本草》和《嘉枯本草》中,就记载了利用十二生肖的皮、肉、筋、骨、血治病的药方。

十二生肖故事,广泛流传于我国的民间,以老鼠娶亲、十二生肖的来源,十二生肖的聚会等为题材的民间传说,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而且形式多样,有汉族地区的,也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内容也多种多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