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是什么生肖?

文妍惠文妍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时,为干支之一,五行之辰土。对应地支的十二兽中的“蛇”。 十二生肖中与蛇相邻的是马、羊;在时间上位于上午七时至九时(未时)。 《礼记·月令》记载,周代冬季十二月,“农乃登藉田,命伯禽为主簿,执耒耜,巡行农圃”。汉代郑玄注曰:“仲冬寒气至,不耕则草不生。”可见此时阳气已动,阴盛阳微。

《黄帝内经·素问》云:“冬至,太阳运行到最南端,阴气渐生。”所以又称为“子月”“建丑”。 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说,冬至一阳生,此时天地间阳气虽然开始生长,但阴气仍盛,故蚯蚓结而不得吐丝;冬至二阳生,阴阳之气开始转换,故麋感阴气消散,角开始脱落;冬至三阳开泰,水气上升而化冻,山泽积水而成冰,故泉水开始流动。

《尔雅》云:“冬至日为小寒。”因此又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九,一九结束,数完九个九,春天就到了。

屈军胜屈军胜优质答主

时就是时辰,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子时”从晚上11点开始到次日凌晨1点;“丑时”是从凌晨1点至3点;以此类推,两个时辰为一个周期,十二个时辰为24小时。

生者,生命、时间也;肖者,形象、模拟也。“生肖”则意为“与时间相配的生命”、“与时间相类的形象”。中国“十二生肖”将十二个属相动物与十二个地支相对应,十二个地支又代表十二个时辰,于是十二个属相动物与十二个时辰也自然建立了对应的关系。

由于古时中国人将一日一夜分为十二时辰,子时为23点到1点,以此每2小时为一刻钟,故有每“时”一“肖”之说。

子时(23:00 ~1:00),夜里11点正,一天的最后两个时辰开始。夜半为子时,又名子夜,是十二时辰中第一个时辰。夜半阴阳交接,初三月亮也从正东升起,夜幕已完全沉落下来,小老鼠活泼好动善于经营,子时正为此神像。十二时辰,以子为始,以亥为终,故称亥子母时。

丑时(1:00 ~3:00),丑时,亦称土鸡时。天地气交,万物孕育,黎明前的这段时间,鸡鸣不已,此时是畜类像牛一般不声不响的时期。《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寅时( 3:00~5:00),又名平旦、黎明,此时大地亮起来,是虎吃肉最丰盛的时候,还是人的身体经络中肝脏排毒的时间。因此时为犯禁之时,古代盗贼易出没,而威猛的虎具有镇慑力,易使人们有安全感,因此,寅时的属相为虎。

卯时(5:00 ~7:00),又称太阳出,又为兔时。太阳未出地平线,但苍白色的大地已亮,正如黎明时分田野中小兔活跃地跳来跳去,人们由此借以想象这美好的时刻正是小兔子在蹦蹦跳跳,故此将卯时与小兔联系起来。

辰时( 7:00~9:00),又称食时,或环时。此时正是易牙让鲤鱼张口,从口里取出脑髓调制珍膳让齐桓公美餐一顿,龙得水而欢欣鼓舞,在江湖里纵横驰骋,腾挪跌宕。

巳时( 9:00~11:00),正值中午前,人们干完农活小憩,开始喝茶,养蜂人往往在午后开始取蜜,此时也是蛇开始活跃的时刻,又以巳为蛇的纳音,所以巳与蛇相配。

午时(11:00 ~13:00),太阳正中午。午时正是马跑来跑去运输粮食和物品的时间,在十二地支里,马跑得最快,又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带眼睛的一个,正午的日头象一盏明灯,以象征午时与马的对应。

未时(13:00 ~15:00),羊驾车到山地,开始吃草,故在十二生肖中安排未时为羊,意为有天的保佑,五谷丰盛。

申时(15:00 ~17:00),猴已上山,人们也该下班了,从申时到酉时正处在小人道当中,应防小人,申属猴,猴警觉非常,因此申时与猴相配。《易经》说申时为电时间。

酉时(17:00 ~19:00),鸡正在啼鸣,人们正做好饭菜等着鸡来啄食,酒正香醇适口,酉被命为鸡。

戌时(19:00 ~21:00),猪在槽中拼命吃食,人们也赶回家中吃晚饭,“八月十五庆团圆”,戌时为夜生活之前,宜守正路。

亥时(21:00 ~23:00),猪进入梦乡,人们也陆续上床进入梦乡,亥时正是万物养精蓄锐之时,也是人们开始准备睡觉休息的时候,“亥时”也是一天中最后一个时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