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什么生肖?
正月,又称元月、初月、朔月、新月等。在中国古代,人们将每个农历月的第一天称为“朔”,将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一时段为一个节气,分别以地支标识,叫做“子时”“丑时”等。每个月的第一个节气被称为“朔节气”(与公历的每月第一天不同) 。
从节气上,正月是立春开始到雨水结束。但传统的农历月份是以阴历计算的,所以正月实际上是新年第一个月——即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 由于中国使用农历计年,而农历又是在阳历基础上的阴阳合历,因此春节实际上是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每年的正月十五)。
古人认为一年之始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就是春季的开始。周朝颁布的《周礼》中就有规定,立春之日要在朝廷“击鼓,以迎春”;汉代出土文物也显示,汉武帝曾在立春之日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可见两千年前的春天就已经被赋予了许多节日的气氛和内涵。 到了唐宋时期,春的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唐朝时宫廷“立春日击鼓作乐”之外,还“作土牛公之于街”,用土牛来象征春风得意。宋朝时则是在立春日“百官进表贺瑞”,并且这天放假一天。到了明清时期,虽然官方在立春日仍然会进行迎气的活动,但是民间已经没有了固定的庆祝活动。
不过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在正月最重要的节日还是大年初一。这一天,无论离乡多远的中国公民都会赶回家团圆。《燕京岁时记·正月·拜年》就写道: “京师风俗,至夕任何所,皆自旦至暮,往来交错,如采花浮蚁。既而灯火满天,家家持酒肴相庆。老妪早把纸钱焚化,祭把祖宗。少妇急驱新衣,先向神明奉供。小童不得贪睡,掌灯来照家人佩饰。长者肃肃,晚者嬉嬉,华烛高烧,细听爆竹响处,共祝尧舜天子千岁!”
除了拜年是正月里另一个重要的习俗——给财神和灶王爷“磕头”。清人顾禄在《清嘉录·元日·接财神》里记载了天津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的习俗: “是日,人家置供品,焚香祷祝。凡卖茶水、点心、蔬菜、酱油、贴别、牛马草料之人,皆谓之‘财神爷’。俗云,此日为财帛星君诞辰,故先日争购办,而夜间焚献。或作戏,名‘烧元宝’。”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正月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吃饺子了。清代《燕京岁时记·正月·吃饺儿》中记载: “京师谚日,‘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三时吃合子的习俗已经流传已久。现在仍有不少地方有在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