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指哪个生肖?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讨论「象」与「相」的异同,以及这两个字在使用上的歧异。 先放结论,我的看法是「相」就是「象」,只不过古人发现「像」「相」相通,「象」和「相」都代表一种祭祀用的器具,所以两个词都可以用来指代这种器具本身而已;至于用途的区别,在于「像」多用于比喻,而「相」则多用于形容真实的器物。
“象”的本义就是“像”的意思,《说文解字》里说到“象”的本意是指“象其生象”,段玉裁注引东汉学者许慎的话解释道:“大篆作‘彖’,言形似也。” 可见“象”的意思是描绘物体形状的符号,这个“形”可以是真实的物像(如「象」字本像大象之形)也可以是模拟的形状(如甲骨文的象字形)。
“象”可以表示真实存在的物体,当然也可以表示不存在的物体——“象”还可以用作动词,表示想象、虚构,比如《庄子·秋水》里的“象魏”,指的就是宫门上绘有象征天帝仪仗的图形,这自然也是虚构的,所以“象魏”连用时也表示虚幻之境。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能理解“相”的这个本义了——相本是借指观察事物形态。《说文解字》里说:“相,省视也。从目,象声。”意思是仔细观察。段玉裁又进一步解释了“象”的意思:“象,似也。” 所以,由“象”到“相”——也就是由表象到表相似,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除了这两种情况以外,还有没有别的用法呢?我认为是有的,在古汉语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以「象」代称「相」所表达的事物。我这样说的依据是,在记载先秦历史的典籍中,「象」经常会用来指代「相」——这种代称现象的出现应该是有历史渊源的。
以《左传》为例,里面就有很多例子可说明这个问题: 例1: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晋楚城濮之战前,楚国令尹子玉想要出兵攻打宋国,大夫申叔豫劝谏说:“不可,帝者之人商,王者之人周。吾闻之:小知而不大仁,可诛也;奸诈而愚顽,可杀也。晋重耳,仁而有亲,可以霸天下矣……不如伐鲁……” 这里“伐鲁”的意思其实就是“伐天子”,因为当时周王位于尊位,而鲁国国势较弱。作者故意用「伐鲁」代替「伐周」,正是为了避开直译“伐天子”的诘屈聱牙。
例2: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宋国发生了内乱,太子佐被太子师傅华督所弑,晋国闻讯召见宋大夫,询问事由,这位宋大夫一开口就提到:“君命绝矣。”意思是说,太子已死,君命已绝。接着他又补充道:“臣之君实昧死。”这句话如果直译为“我的君主实际上死得冤枉”,就显得很费解,但如果翻译成“我的君主实死了”,意思就通顺了。这里的“实”其实正是“甚”的意思,也就是说,这句文言实际上表达了“臣之君实甚死”,而它的语序又是接近现代汉语的。
例3:庄公十八年(公元前676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夏姬的哥哥公孙丑发动政变,驱逐了当时的国君灵公,立公子夏姬为新君,即陈灵公。《春秋》书曰:“陈侯使公孙丑聘于赵。”清儒顾炎武认为这里的“陈侯”就是指公孙丑,理由是《史记》里有“公孙丑奔卫”一句,可证。他的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赞同。那么,“公孙丑聘于赵”的意思就变成“公孙丑到赵国迎接新娘”——这显然是通假现象。
以上三例都是我随手捡来的,它们的共性就是出现了一个「象」代指「相」的现象。而且,这些句子都是典型的文言文句式——主谓宾结构齐全,没有任何倒装。我认为,这种现象正反映出,古代的书面语言实际上是相对自由的,当词语具备充分的表现力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选择用最简捷的方式来达意,「象」代指「相」就是很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