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大学?
在古代中国,通常把大学称为太学,而地方上称"小学"。周成王时,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兴办教育,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具有大学性质的中央官学——周天子太学,其教育内容主要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东汉明帝(公元58~75)时,为天子之学的太学达到鼎盛期,史称"鸿都门学"。鸿都门学初建时,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机构,其后发展成为一种兼及经学的太学。
鸿都门学的创办,打破了儒家独统文教的局面,开创了大学教育"兼容并包"的自由学术风气。
此后,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漫漫长河中,太学一枝独秀,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直到清末废止科举,历经3000多年。其间,虽然历经各种天灾人祸,但绵延不绝,文脉相传,被史学家称为世界奇迹。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春开始创办,其办学动机,史籍很少论及。仅桓帝《鸿都门学颂》说:"文章者,妙极圣人,纪纲道德之大猷,经纬幽赞之利器,经纬天地,参赞化育,莫近诸文章矣。"认为文章可以体现、传达圣人和天地的道德。从这种提法看来,有如下几种可能:
一是以文章取士,扩大统治基础,是东汉政治的反映。东汉王朝建立以后,实行的不是西汉的郡国并行制,而是一省三十二州的制度。三十二州中,每州有豪强地主集团,他们有兵有财,且世代为官,垄断了选举。当时选士标准是"贤良方正"和"有道",在实际上则是"累世公卿"的豪门大族和通晓经术、善于褒贬、擅长写作的著名文人,如马融、郑玄等。这就造成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无法进入仕途,于是兴起"选士不问家世,用人才不计资级"的思潮。桓帝时,李尤、赵壹、卢植等一大批擅长写作和艺术的寒素之士,都是由鸿都门学生出身而步入仕途的。这既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基础,也为东汉王朝提供了一批新鲜血液。当时太学博士和州郡学生中许多人为此深感不平,他们认为:"不褒六艺,焉用斯学?"因而产生了以杨雄为首的反对鸿都门学的太学生集团。但李尤等人和杨雄集团辩论时,"援引古今,条理典议,大会者莫不改观",可见鸿都门学所学,既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其学术水平也是很高的,杨雄们的反对,是无济于事的。
二是当时社会急需文章人才。东汉初年由于更始、王莽之乱,"经术杂揉,支义纷错",统治阶级急需培养经学人才。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太学增至三万生,为当时的最高纪录。但到桓灵时,随着东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人才成为"仕进之路",社会急需大量文字人才,鸿都门学的创办,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如李尤任廷尉监后,为三府作碑铭、殿赋、郊庙之铭二十余篇,为当时的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