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哪个幼儿园好?
近年来,莱芜市紧紧抓住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重要增长极这一历史机遇,以省学前教育管理改革试点市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扩容、强基、提质”三轮驱动,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学前教育由基本普及向内涵发展、由大众教育向优质普惠教育,由“幼有所育”向“幼有良育”转变。截止2018年底,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达到332处、在园幼儿27177人,分别比2017年提高9.5%和10.3%;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93%,超过了省定标准3个百分点。
扩大资源供给让幼儿“有园上”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措施,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先后新建了莱芜一幼和凤城、中润等6处幼儿园,改造16处闲置校舍和办公用房办园,有效填补城镇入园高峰缺口,实现了幼儿园保教资源的科学配置。同时,积极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办园,满足了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入园需求。2018年莱芜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93%,比2017年提高0.6%。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让幼儿“上好园”
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莱芜市学前教育管理办法》等文件,从制度层面明确了政府职责,规范了学前教育发展管理体制。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在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扶持、规范社会力量办园的力度。按照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普惠性收费标准,对民办幼儿园给予生均公用经费定额补助,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子女的幼儿园的园所建设和设施设备按规定给予扶持,并对优秀民办幼儿园进行奖励。2018年莱芜市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80%,比2017年提高2.5%。
实施综合改革让幼儿“上得舒心”
实施机构管理创新,全面推行了“以镇域管理为主、城乡统筹协调”的幼教管理机制和“幼小双向分离、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提升了幼教管理的实效性。实施课程改革,加强幼小科学衔接,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着力构建以“健康、快乐”为取向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实施师资队伍综合改革和待遇保障机制改革,通过“新招一批、培训一批、回流一批、交流一批、兼职一批”等途径,大力提升幼儿园师资队伍素质,“乡村幼儿园教师进城教书、城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到山村支教”双向交流已成为常态。2018年,莱芜市幼儿园共有1296名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到57.1%,专科学历达到39.9%,本科和专科学历教师比例比上年提高了2%,取得了良好的幼教改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