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绩关键在几年级?
小学毕业考试紧张地临近了,家长比孩子还紧张,到处打听考试的重点和范围。实际上,小学阶段的孩子,各方面还没有定型,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惯性,初中成绩“触底反弹”的机会很大。
一般说来,上小学比较顺利、适应性强、成绩比较稳的孩子,初中阶段成绩不容易滑坡。如果孩子小学时学习成绩不稳定,忽好忽坏,甚至一到期末考试考前,就很慌乱,说明孩子学习能力不太强,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低。这种人进入到初中后,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措手不及,会更加迷茫,学习会更吃力,成绩肯定会下降。
我在一所重点初中的门卫那儿了解到,每天进校的外来人员很多,其中,家长来探望孩子的占了绝大部分。而我所居住的小区里,住着的都是重点学校的老师。显然,这些家长都是对孩子的学习很不上心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不可能有信心和学习动力。
我见到过一些孩子在父母逼迫下学习的狼狈相。这些孩子或一脸迷茫,或漫不经心,或萎靡不振,或呆板僵化,或死气沉沉,或在父母吼骂责罚之下的恐惧和逆反。父母将孩子逼到角落里,像驯兽般训导孩子,完全不体谅孩子的内心感受,让孩子活得很累,这样的孩子学习不会好。
还有的孩子,从小就在“你应该怎样做人”、“你以后想干什么”、“你应该如何奋斗”等威逼利诱、百般纠缠下糊里糊涂上学的。很多孩子进入中学后,对新环境很不适应,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内心很痛苦。
学习动力不足主要来自于不会学习。学习是一过程,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应该主动找书看,主动思考问题,主动参与竞争,乐于探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果孩子对学习无能为力,无法自学,那就只能靠家长逼了。
所以,我坚决主张:要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人,而不是私有财产。对他(她)的成长和未来要尽到责任,但决不愿过问孩子的生活细节和个人意向,绝不过分关心孩子。同时,家长要让孩子体会到“亲情”,多在一起聊天(必须是有内容的对话,不是唠唠叨叨),参观,旅游,多交流人生体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