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百指什么生肖?
“半百”一词有两层意思,一层是50岁(半百岁),另一层意思是25岁(二半生)。 “十干”指的是庚、辛、壬、癸四个天干,而“十二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农历中,每个月都有“月令”,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雨水、惊蛰等;在每一个季节里,每一个季节都有一个“节令”,它们分别是春季的立 春、夏季的小满、秋季的白露、冬季的冬至。 干支历是将农历和公历换算成阴阳合历的形式。干支纪年就是以“甲子”开始,第一个“甲”就是“干支”里的“甲”,以此类推,每过一年就换一个“干支”。例如2016年是丙申年,那么2017年就是丁酉年,2018年就是戊戌年…… 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古人把“干支”两字搭配起来,以一日之内配一天干,一月之内配一个月相,年年如此。如甲子日,乙丑月,丙寅年…… 由于农历的计算比较复杂,因此出现了很多计算农历的生辰八字的“干支日历”或称为“万年历”,这种书在古代很有市场。
六十甲子,又叫“干支纪元法”,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用来计算年、月、日、时的序 numbering method,由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为一轮迴,故称“六十甲子”。天干的“干”是“树木的主幹”的意思,引申为“事物的本源”,地支的“支”是“树的支条”。
所以引申为“分支”。以此命名的“干支纪元法”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
以此类推,半百指的就是五十年为“半个甲子”。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配合而成,因此,甲子年为60年的第一年;11年以后为乙丑年,又11年即为丙寅年。“癸丑”为50年,刚好“半个甲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习惯用“旬”来表示十年这个时间单位,一甲子刚好是六个十年。由此可知,“甲子”、“ 半百 ”、“ 六十”、“耳顺”这几个词儿都表示六十岁。古代民间习惯用“周甲”来特指年龄60岁。
至于“知天命”、“花甲之年”、“古稀”、“耄耋”、期颐”等词儿,虽然也有表达年龄的特殊含义,但不能说它们是明确指代某个具体年龄的词语。比如“知天命”常表示年龄五十岁左右;“古稀”通常表示上了70岁的年纪;耄耋,就是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而“期颐”呢,就是人一百岁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