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是霹雳头?
“牛马走,猪羊随”这是古代人们用“子丑寅卯”来记载日子,用来计算日历的十二生肖中头尾相属的四种动物。 那么为什么是这四种动物而不是其他动物呢?这就要说说我们古代先民计时法的来源了——圭表测影法。
古人发现每当立春日(立春)太阳由南往北移动,进入正午时分就会到达最高点,此时影子是最短的;以后阳光逐渐偏移,至夏至日到达最大值,而冬至日则再次回到最小值。之后便是立秋、白露、霜降……依次循环往复。
为了更准确测量太阳的位置,人们在房屋前竖立一根标竿,在顶端安装上一块圆盘,称为“晷(gui3)盘”。每天中午时,太阳照射在晷盘上,投下模糊的影子。而每到节气之时,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会有变化,因此投影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也会改变,这时只要测量出不同时间影子的长短就能知道时间的变化。
由于春秋冬三季日光、月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有规律可循,因此利用“二十四节气”可以比较精确地记录每一天的时间。而每逢闰年则会多出一个“闰日”,需要将日历中的那一天用加一的办法来标记。
然而“二十四节气”并不是按照一年当中出现的日子顺序排列的。其中有的节气相隔24小时,如“惊蛰”“春分”;而有的一天之间有多个节气,比如“小暑”“大暑”。这是因为地球公转时不是像滚动轴那样匀速运动,而是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因此在同一段时间内,有的节气相隔甚远,有的却仅有几天。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这一情况,我们可以想象一条线,线上标注着“春分”“立夏”等节气,随着地球的运行,线上不同的节气在时间上也发生了移动。而在这条线的下方,则标注着“小雪”“大雪”……这些表示天气状况的节气。
因为“小雪”“大雪”反映的是气候特点,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不是按照固定日期变化。而“小寒”“大寒”等节气则是根据月球轨道周期来确定的。 因为月亮绕地球一圈需要一个恒星月,约合29.530588天,而农历每月只有三十天或二十一、二九天。为了填补空白,古人采用“置闰”的方法,每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使农历年度与公历年份保持一致。 而“置闰”的结果就是导致有些月份里有两个节气,或是某个月根本没有节气。比如2021年全年有366天,而农历全年则有383天。这样在2021年末就会出现一个“闰月”——即十二月有小寒和大寒。而在2022年初,农历腊月又会多出一个“大寒”,从而把连续两天的春节分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