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老爷是什么生肖?
我猜的,不一定对啊…… 首先排除马,因为马在封建社会是奴隶的象征,“汗血宝马”,形容最好的马。《汉书》里也有“天马”的说法了,指的就是乌孙国的好马,所谓“天马行空”也是从这个典故出来的。这跟“老爷”的形象一点也不相符呀! 再看看其他答案说的鸡、猪,更不靠谱了。
个人觉得最可能的是狗。第一,古代很多犬字旁的汉字,表示的都是狗的意思;第二,我国古代的玉佩(汉代)、印章(战国秦汉)上经常用“伯狗”“犬羊”“犬子”等人名作为标签,表示“我最可爱了”的意思;第三,《礼记·檀弓下》:“张君世,丧母三年不饮酒食肉出外,身自梳洗衣服不离左右。家人有罪,其杖之不避。谓‘犬子何不拜’者三,遂为君子所憎。”这里面的“犬子”很明显是骂人的话,跟现在骂人“畜生”是一个意思。第四,“犬子还门,吾即死矣!”出自《后汉书·刘平传》,里面“犬子”指的是儿子们养的狗,说明当时人们对狗很亲切,当成家庭成员一样。第五,从字形上看,“老”下面是个“豕”字,“豕”就是猪。而“少”的字形上面部分就是个“犬”字呢。所以,“老”对应着“犬”,“少”对应着“豕”。
这样解释的话,这个“府中老爷”应该是指家中年纪最大的人。而家里年纪最大的往往是最勤劳的人,也是最会照顾人的人,就像父母对待孩子,不仅不会娇惯反而付出更多,牺牲自己满足孩子。这样的人被比作最优秀的马,最可爱的鸡都通情达理,怎么也不像狗吧? 当然,这样解释“府中老爷”是不是最合理的还需要别的证据,但这个解释让我自圆其说了,嘻嘻,好开心~
吕雨优质答主属鸡的老人的称呼是府中老爷。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之物,如吉祥(鸡祥),文人笔下也有以鸡来象征光明、胜利、仁爱、有骨气等。而《说文解字》中则给鸡注释了五德,即:“鸡,知时畜也;每夜何时鸣,以应天一阳生也。故《楚辞·远游篇》曰‘后皇嘉树’,言皆有美德。”这“五德”分别为文、武、勇、仁、信。
第一德“文”,鸡头部有冠,代表文德。在我国古代,人有发笄,武将有头盔,公鸡冠堪比人类的帽子,有冠者代表有文化。鸡冠的颜色非常鲜艳,这也是鸡在走兽中最漂亮的地方,就像人有学问后,会变得更有学识,更有气质,而有气质本身也是一种美。公鸡还有一种文雅的习性,如在清晨鸣叫时,会先站在高处,四面环顾,然后引吭高歌,从不偷安在暗处。这种处世方式,可理解为不争一时之先,不逞一时之勇,这种君子之风也是鸡文德的体现。
第二德“武”,鸡斗时用齿、用爪,即使受伤也勇猛向前,斗不折。这种敢于战斗,即使折戟沉沙也绝不退缩的战斗精神就是典型的武德。
第三德“勇”,鸡鸣叫时,从不躲避其阴影,大义凛然,不计后果,这种敢于亮剑,不怕虎豹豺狼的胆量体现了大智大勇,是鸡的勇德。公鸡斗架是常见现象,很少看到公鸡有退路却不斗者,即使遍体鳞伤,也勇往直前,这是勇德的力量。
第四德“仁”,鸡在孵蛋时,会把温度最高的头部放在蛋上,以保持蛋面温度的均衡,以此保护正在孵化的小鸡。这种无微不至的保护行为体现了鸡的仁德。
第五德“信”,鸡清晨按时鸣叫,不误时钟,这种守时的行为是公鸡信德的体现。古人一般以鸡叫划分为五更,五更天是黎明时分,这时鸡按时打鸣人们就会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信德也是鸡德中最有价值、最美好的品德,这种品德可理解为一种契约精神,是鸡在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可托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