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是什么生肖?

冼嘉涵冼嘉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劝君,即鼓励、规劝别人做事。 《后汉书·孔融传》有载“融年十三,诣洛阳谒见蔡邕,邕以融年少,欲其晚成,乃假称老病,呼融为孩儿,谓诸客人曰:此童非吾所宜教,恐不能成大器’;融闻之,叹曰:‘大贤之年,不可负也!’遂趋进曰‘少年敦尚气节,闻先生之年,便思所以施之。然幼学之法如何?’邕曰:‘我自年幼读书,不知所以。’融曰:‘何为不知所如?’邕曰:‘若未知所如,当无所不用。’融曰:‘何言无所用?’邕曰:‘身虽弱疾,志在经籍。惟思坐诵,亡复师友之仪。’融曰:‘文昭德厚,国士之器。请先生勿言‘亡复’。’邕曰:‘我所谓亡复者,非但读书,并当复思师友之礼。’” 这则记载中,年仅13岁的孔融(东汉建安七年~二十二年 公元207—217)就已经表现出对长辈的尊重以及善于劝谏的品质。

从故事内容来看,似乎没有明显指向某个具体属相。但从历史记载来看,孔融确实是在13岁这年由叔父孔宙推荐入太尉桥玄幕下担任行郎,而桥玄正是属虎的。 孔融成年后,亦如13岁时劝谏叔父时一般,总是直陈己见地给兄长提意见。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正月,曹操被加封为魏公,建置官属僚属。当时曹操刚刚平定冀州,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袁熙都逃到了辽东,公孙康杀了他们,把首级献给曹操。

这时孔融上书建议说:“武王伐纣,把商朝的国都放到自己的境内,是为了宣扬美德;高祖刘邦进入秦朝首都咸阳,并没有在那里长久地驻留。现在公明太祖开创基业,应趁势进取天下,应当赶快率军渡过黄河,沿着袁绍的余党扫荡河北地区,这样就可以向天下表明大义了。” 显然,孔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劝谏曹操的,同时,这个年纪的孔融已经是个知府级别的地方官了,却仍能不失谦逊地称呼比自己年长的曹操为“公明太祖”,足可见其涵养。

可惜的是,曹操此时正在专权时期,自然听不进去这样的谏言,还因为孔融多次在自己出巡时“道路偃蹇”,有意羞辱孔融。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初,孔融被迁为太山太守。他到任后,立即修治城郭,建立学宫,教授生徒,百姓因此颂扬他的德行。

后来,他又因擅自杀死尚书令董卓,与李膺一同被捕入狱,不久都被赦免。 这一连串的事件,使得曹操终于认识到孔融并非池中之物,开始有心笼络他。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又征孔融为司空祭酒。之后,孔融先后任过议郎、北海相、尚书等官职,都因为直言快语,常常让主政者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不过,孔融虽然经常犯颜直谏,甚至差点引来杀身之祸,但始终未曾改其度。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正月,孔融又被迁为太仆。他仍然是不忘提醒曹操注意德行修养——毕竟作为一代人杰,如果德行出了问题,那损失可是无法挽回的。

于是,他再次不惮犯颜直谏,向曹操阐述了“尊贤显贵”的重要性,最后还举了自己以前的先例,说既然以前君王能够放下身段礼遇贤德之人,为什么现在皇帝就不能这样做呢? “天子圣德,千载一时,岂可无垂拱殿阁,端拱京师?故曰‘敬慎威仪,是允文允武。’” 这话摆明了是说给曹操听的:您身为当世英雄,如果德行修养好了,那完全可以和上古先王一样流芳百世啊!干嘛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翻脸不认人呢?

可惜,孔融这次好像踩中了曹操的痛点,让他非常生气,决定给孔融一个下马威。 于是,曹操故意让人在传阅公文时不经意提到孔融以前的罪状,想借以警告一下孔融。 孔融看到后,毫不客气地回复道:“承蒙明公重视品德褒奖才能,我想起《诗经·小雅》中有‘行人遄往’之语,是指忠臣义士及时行事,不敢延误的意思啊。

我过去做北海相的时候,因为清平无盗贼,五谷丰登,百姓富庶,所以《诗经·鲁颂·泮水》才有‘言容不僭,君子信礼’之说啊。现在我能继续留在明公身边,为明公效力嘛,真是感到万分荣幸啊。至于以前的事情,早就过去了,又何必再提呢?” 这话说得曹操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才好了。 于是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