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怎么样啊?

能浩甫能浩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浙江财经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西湖之滨,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文、法、理、工六大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立项为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

学校现有下沙、文华、翠苑和长安4个校区,占地面积2565亩,校舍建筑面积69.2万平方米,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5亿元,图书馆藏书284万册。下设14个学院、1个部、1个独立学院、27个研究所(中心),35个本科专业。拥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法学等一级学科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9个,国家重点扶持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 12个。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5224人,其中在校研究生1507人,来华留学研究生93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73人,其中正高职称163人。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后备)”2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1人,第一、二层次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6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人,浙江省“教学名师”4人,浙江省“教坛新秀”2人。有省级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

学校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第一要务,逐步形成了以高素质为平台,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拓宽知识领域为取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第二课堂为载体的“素质拓展”训练体系,以及“院风、学风、班风、寝室风”四级互动的优良学风建设体系。学生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近5年来,在挑战杯等各类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一等奖22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46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四度捧得被誉为“知识分子奥运会金牌”的“高教社杯”和“永乐杯”。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近5年来,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有6部教材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建设项目。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强校之路,以“应用性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为支撑,地方性研究为优势,实践性研究为特色”的科研总体发展思路。近5年来,学校教师共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92项,教育部和省哲社规划项目125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7项,浙江省政府发展研究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4项,在《经济研究》等权威和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97篇,其中被SCI、EI、ISTP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561篇。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7845万元,以第一作者单位在“中国经济学高被引论文(1998-2008)”36篇论文中,有1篇进入500强,有7篇进入1000强,科研实力在全国高校中排在第141位,高居财经类院校第二位。学校智库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称号,建有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行业智库等高层次研究平台,每年有数十项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中央领导及省部、市级领导批示,为政府科学决策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学校发挥在财税、金融、旅游管理、信息管理和会计等学科、专业上的优势,加强与政府、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的协作,加快成果转化,在应用对策研究、科技富民、文化创新等方面承担了大量的任务,多项技术推广服务项目成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