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如何带好班?

曹乐纬曹乐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职业心理素质。

1、要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教师除了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应培养对幼教事业的热情和对孩子无私的爱,对孩子的生活要有热情,为孩子要舍得花时间、花心思,只有内心充满热情,才能感染孩子,做好保育工作。同时应把无私的爱献给每个幼儿,教师内心只有爱的源泉喷涌不止,才能真正热爱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和理解孩子,才能与孩子心心相印、融洽相处。在充满和谐气氛的师幼关系中才能顺利地开展保育教育活动。

2、必须树立起责任心和自信心。教师应从提高教育质量、稳定社会效益的高度充分意识到抓好保育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地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把保育工作当作搞好幼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当作完成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切实抓好,常抓不懈。同时应树立起做幼儿教师同样有发展前途的自信心,把主要精力投入进去,积极吸取现代幼儿教育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探索科学保教新方法、新途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在具体的保育管理中还要正确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方面管与教的关系。教师应当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从保育、教育工作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全面优化幼儿身心健康综合发展的高度来协调处理好教与管的关系,切实把保育当作完成教育教学的一项指标,在教中渗透保育,在保育中抓好教,只有教管并重、同步落实,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幼儿教育科学化管理,保育质量上档次、上水平。另一方面教和管谁为主的方面,这就要处理好教与管的主次关系,在实际管理中可根据不同年龄班有所区别,对低龄班幼儿,在幼儿适应新环境新生活阶段应以保为主,保教并重;对高龄班幼儿则应以教为主,寓保于教。最后一方面应处理好管教的一般与个别关系,幼儿教师管教孩子要从“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发,既要抓好大多数,抓好一般,又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因人施教,从而整体推动、共同提高。

4、在保育管理中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除了观念新、认识清、态度好、责任强外,还必须在管教艺术和方式方法上下工夫、动脑筋。要遵循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尊重幼儿人格,关心爱护幼儿,要和蔼可亲、以身作则、因人施教、综合施教,既要抓好管好幼儿饮食、睡眠、卫生习惯等外在成长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育,又要抓好幼儿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内在品质和意识的培养和锻炼,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文明素养的形成。

因此,教师应树立育幼大业、健康第一、保教并重的思想,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既要教好更要育好、保好,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树立在全面健康的幼教活动中实现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价值的正确理念,以此来指导好幼儿保育工作,抓好幼儿保育,强化幼教科学管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