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可以教数学吗?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问:“幼儿园的孩子学了什么?”家长的这种问法,意味着他们对幼小衔接的关注常常聚焦在小学一年级的知识。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数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有些幼儿园开展的幼小衔接活动,常常是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的简单前移。例如,将小学一年级的教材或内容全部下移到大班,将大班幼儿当作小学生对待,提前学习甚至超前学习小学的知识乃至技能技巧,包括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强化拼音、汉字、计算等知识与读、写、算技能技巧训练,这种“小学化”的提前学习违背了幼儿教育基本规律,与《指南》的教育主张也是背道而驰的。
《指南》中关于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基本与现行《纲要》一致,并且《指南》再次强调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即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因此幼儿学习的内容都是幼儿周围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生动而有趣的。例如《指南》科学领域中“感知形状与空间”的数学教育内容中提出:“能用常见的形状描绘事物的轮廓”“能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在中班和大班的教育建议中,也多次提到了让幼儿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时,可以用图形拼摆出不同的造型,用词语描述物体的的空间位置与方向等。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而非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课程的衔接。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小学的课程目标是不能在幼儿园阶段实现的,而幼儿园的课程目标是在幼儿园阶段实现的。数学是一种思维游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物体几乎都与数、量、形有关,幼儿可以像玩游戏一样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幼儿期的数学教育不能按照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行训练,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有趣的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幼儿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