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体就业在第几产业?
在200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首次突破100万人之后,本科招生计划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人数也随之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本文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运用就业人口产业构成指标法分析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并以此为依据预测近年内大学生就业的趋势,提出相关建议。
一、大学生已不主要就业于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是广义的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主要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生产的人员。根据年鉴公布的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的数据资料,200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最多,为34389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次之,为14483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最少,为13754万人。而按照大学毕业生1995年、1997年和1999年逐年增长的就业人数,结合第一产业就业人员逐期下降的趋势,分别计算出1995年,大学生就业第一产业就业的人数为762人,占总人数的3.06%;1997年为1138人,占总人数的4.55%;1999年为1538人,占总人数的6.19%,占总人数的比重呈下降之势,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减少。可见,当前大学生就业,即使到收入低的农村就业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少。这说明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就业模式已经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同时说明大学生就业主体已不主要于第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