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属什么生肖?
李珣(910-965年),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初名仁俭,字德润,前蜀高祖王建第四子。他工诗文,善词曲。据说他的母亲是唐代宗女儿永福公主。父亲王建的妾赵昭仪生的。李珣的童年是在蜀地度过的。
公元934年被立为太子。公元935年父亲去世后,即位为帝。他在位期间注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多次与吴越和南唐发生战争,但大多时间保持和平状态;积极发展和完善府兵制度,重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的更新;大力发展和组织手工业,特别是蚕丝业,使其达到空前规模。他还收集民间歌曲编成《花间集》。公元965年去世 (卒于魏王李弘冀之弑新主之时,年五十六)。死后谥号孝和皇帝,庙号世宗。其弟孟昶继位后,追尊他为昭圣皇帝。
李珣出生不久母亲就被父亲赐死,所以没有兄弟姐妹。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是由宦官照顾长大的。成年后,由于他是皇帝的儿子中地位仅次于皇太子的一个,因此得到了“贤”的评价。
李珣不仅善于写诗作词,而且也非常喜欢音乐,尤其是爱听曲子。据载他经常微服出宫,到京城的平康里等妓院酒吧听歌观舞,每次都不忘从囊中掏出钱来赏给歌女。他对音律也很精通,能自制新歌。
他制作的《南蛮子歌》传诵一时,以至于“南蛮子”成了南方人的代称。他还自制了一种叫《甘州曲》的新曲子,后来成为文人墨客们乐于创作的流行曲目之一。
李珣在五代时期曾任后蜀秘书郎,宋初,改任卫尉丞、广都县尉,后不详。词集名《琼瑶集》,已佚。遗词37首,见《花间集》、《尊前集》、《唐五代词》等。《全唐诗》存其诗11首。
其生卒年不详,五代时期后蜀词人。字德润,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青城(今四川都江堰)著名道士杨益阙之女。其为女子,因此在《历代词人小传》和《历代词人小传补遗》中均无为其作传。《尊前集》载其数首词,但无事迹介绍,仅在卷三《南乡子》第1首后附记:“前蜀秘书监李德润。”故其身世不详,甚至不能确定其为前蜀或后蜀时期人。《南乡子》14首写南国水乡风土人情,多为描绘女子劳动生活及劳动情景。
该词的14首《南乡子》集中描绘了南国的水乡风土人情,用清新流畅的语汇,生动贴切地描写船家女子天真活泼、温柔大胆的性格,表现了对纯真爱情的热烈追求,读来耳目一新。如其《南乡子》其二写船家女子采莲时调笑放歌。
《南乡子·其二》
袖敛宽衣带,头正裹头巾。斜江风起动横云, 月照征人白发新。 远水泛轻蘺⑵,一舸保千金。 聘⑶书一纸入青禽, 赢得尊前笑语深。
【注释】
⑷青禽:即青鸟,鸟名,常用作信使的代称,源于西王母使者鸟的故事。《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鸟,西王母取食者。”
“斜江风起动横云,月照征人白发新”一句,写出了南乡的江上美景,微风吹起,横斜的云儿随风飘动,月光如水倾泻下来照亮了青丝成霜的旅人,写景抒情和谐自然,将旅人的情思自然引出。“赢得尊前笑语深”,写出了旅人孤身在外的思归,借酒浇愁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