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字代表哪个生肖?
“燔”指的是“午马”,因为午马的地支就是“午火” 《礼记•月令》中记载了春季的祭日仪式:“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祀以牝鸽,祭先帝。”夏季的祭祀日历中则有“是月也,仲夏之月,祭祖宗于堂。”“是月也,大雩帝。”秋季的祭月仪式则记载为“是月也,秋分者,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冬季的祭祖仪式则是“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至祖庙。” 而对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即每月的朔日都有相应的祭祀活动,如正月“晦日,祭月朔。”二月“晦日,祭星。”三月“晦日,清明。”五月“端五,祀五帝。”六月“末伏,炙拜,祀五帝。”九月“霜降,祀五帝。”十二月“大寒,祀中天泰乙。”
这些丰富而详细的祭祀记录,为我们研究上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乃至宗教信仰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些记载中的很多祭祀活动并非真实存在过,而是古史传说与原始信仰结合的结果,其中许多仪式其实是后人编撰的。这种观点目前更有市场。 但无论怎样,从流传至今的文献资料来看,古代中国是非常重视祭祀活动的,并且通过这些活动来观象授时、祈年求福。
十二生肖有十二种特性,用代表天地五行之物来标记它们,木为杨柳,水是润下,火称炎上,金曰顽庚,土曰稼稿载。那么“燔”字就是给“申猴”生肖命的字名。
甲申居于南方,离火之位。离卦为“火”。火为生之物,生为繁盛,繁盛则盈满,盈满则亢进,亢进则会物极必反,易被焚毁,故离为“文明之光”,亦为“危险之灾”。如《易·离》卦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果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象》曰:“明两作离。”皆言离卦为火热、光明,危险之意。
火之用在燔,燔就是烤肉,把肉放在火上烤熟。后来引申为烧毁,如燔山、燔林。甲申年五行属离火,申宫又临武曲(武曲星掌兵戈之权,易生水火兵灾),是动而好战的,故申年人有好战,喜欢挑战,好斗,不服输的习性。人有好斗性乃自然之理,动物争斗,人类战争,皆由好战造成,所以申年人若不加以调理、节制,易遭焚毁,其主凶。焚毁,一是本身的败坏,二是招来外患,“自焚其庐,而外寇是召。”所以申年人要注意养生有节,和理待人,少生事端。
申猴在后天八卦中属坎卦,为月宫星象;在五行中属壬水火。申猴秉月之华光,其华精四射,性喜明亮,所以申猴一般有相貌堂皇,明眸善目,精明天真,伶俐乖巧的特性。申猴之性为动不为静,好动急变,遇事不计后果,急于表现,其心之浮躁常为性所牵,故申猴子常有急功近利,喜新厌旧的习性,其性躁易乱。申猴的“燔”字特性,还表现在其心火、肝火旺,有胆气,好斗,常与外界抗争,少与别人合和,所以申猴人一生总在争斗中度过,时有进击,时有挫折。申猴为人多变化,有心计,所以虽常遇打击,也每每能东山再起。申猴有“燔”字特性的人,多为官,有军令之威,或为军警,或为裁判,或为执法者,或为厨师,或为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