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是代表什么生肖?
这个题目有点意思,我谈谈我的看法。 部队的编制是个大的组织体,它是由许多个小团体构成的一个整体。而小团体的构成除了靠组织赋予的纪律约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属相。 我在军队时,团里共有十个营,每个营辖三个连,连一级的指挥官称为连长(正连职),副连长(副连职),指导员(正连职)或者政治教导员(正连职)。这些军官的选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军师级干部直接提拔,另一种就是从优秀士兵中提干。无论哪种方式,在选拔前都要提前打好底子,也就是先做好人选规划,通过打表的方式确定下来。而挑选过程除了看个人能力外,很看重的一点就是个人属相。为什么?因为一个连队都是同一个属相的人组成,这样在管理上就容易形成一种亲和力,便于指挥与管理。比如我们连,属于老连队了,建连时正逢农历龙年,所以绝大多数人都属龙的。到第二年编成时,虽然有人入伍,也有人退役,但是补充进来的新人还是属龙的居多。到了年底,连里的干部战士个个都是属龙的,于是我们在元旦晚会上就以《十二生肖耀青春》的节目来祝贺自己的生日。
除了基层连队之外,机关也是如此。比如我所在部的部办公室,总共六个人,三男三女,居然全是属猴的!后来一了解,原来部领导也是属猴的。为什么部里全部都是属同样性质的?因为这个部里承担的全是要做文字工作的,而文字工作讲究的就是细致和耐心。这两个特点说来与属相也有关联,一般来讲猴子比较细心而且比较有耐性。 所以如果从部队的层级来看的话,应该是代表生肖猴。
当然,部队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在这两级。如果你再往上一级,那就是集团军、军区乃至中央军委了。在这些高级别的单位里,除了考虑属相的因素外,更多要考虑的能力要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部队象征的应该不是某一种具体的属相。
湛珍优质答主军人在古代被称为将帅、战士、弓兵、士卒等,属相为猴。猴的机警、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与军人的“智、信、勇、严”颇为相似。
属猴人的多属B型血,B型血人机警善变,临危不乱,处理应急事情常有上等佳策。作为军人,智勇双全尤其重要。有经验的“老军”带新兵时,常爱对属猴人新兵说的一句话是:“猴子当兵最得意。”
十二生肖中猴行属火。《三略》中说:“五行用五事……火生于土,卒盛五章……是以坚革而为爪牙,铜铁而为刃锋。卒无死志,以巧历敌,卒畏不行……。”作为军人的属猴人的用五行中的火来形容的。
同时《三略》中又说:“是以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鬼谷子》也有“智者不用其所短,愚者不知只所长”。军中属猴人多有灵活善变之用兵之妙,善于以少胜多,避实击虚。
在民间常把属猴人称为“千面人”,也就是善于应变,随机从宜之意。当然,这也和属猴人在“天庭”的职称是“弼马温”有关。在部队中属猴人干啥啥行,无论什么兵种、专业技术都能熟练掌握,而且能带兵,能服众。在军营里属猴人一般都能有较为优异的表现,作为军人的属猴人在各方面都要较“猴民”有明显优势。
当然,要当好一个军人,即使是属猴人,也需经过严格而刻苦的训练,需进行多方面军事情操的训练,只有经过这关严格和刻苦的军营锤炼,才能成为智勇兼备的军中属猴人。他们常是军营中的“功勋马”,是战士中的骨干与标兵。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几位杰出的猴将,第一位当为西汉名将霍去病。他两次大破匈奴,收复河西、河南大片国土。唐诗有“谁复遗匈奴,汉容护于菟。”(菟念wu,老虎),霍去病被封为武威侯、冠军侯。他从军时年仅17岁,24岁时便战死军中。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卓越战功,亲制“六武”(又叫“六艺”,包括“句陈、连兵、奇兵、鸟云蛇桓、四冲、绝径”)、“阵图(古时的作战简令)”,并赐他“龙衣佩剑”,可见他之智、勇、威、烈。历史将他为“猿臂将军”。他之猿武、猿勇、猿烈,使他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属猴的将军之一。
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猴将军”,自然就是《西游记》中的孙行者了。“美猴王”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唐僧去西天取经偶遇,才使他在五行山脱身,并在唐僧感化下,一路西行,护保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作为军人的美猴王当然要处处以保护取经的“友军”为己任。作为军中大王的“猴王”,在天宫他也有显赫的称号——“齐天”。虽然天界“兵神”二郎神与他各有千秋,但因杨戬是专司捉“猴”的“猴王”头号天敌,他终难逃天罗地网,还是不得不“伏神”!孙行者一生经历之磨难,真可称为“万磨千难”。他那“我为万磨千难不屈服”的坚强意志、信念和拼搏精神,以及他的嫉恶如仇、见恶必斗、见恶必杀的精神和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气度和风范,足以令中国军界、军史乃至整个国史上为之振奋!
第二位是被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所颂扬的“明教”的“光明左右使者”中右使白眉僧人——韦一笑,他的“成名绝技”是“乌云盖顶”。韦一笑是个“老千面人”(也就是“老军中属猴人”),当然能“乌云盖顶(乌云指多变莫测和善于应变,常以变化取胜,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