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代表什么生肖?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大家一定不陌生,但其中的主角“狐”是什么呢?它就是“狐狸”的简称——“狐”字在古代写作“狐”,《说文·犬部》中有详细记载。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胡”字的古文字形: “胡”的古字形像一只披头散发(即“髟”)、双目圆睁的狐狸,头部与躯干分开,且都做了简化处理。在古代人们看来,“胡”就是一只狐狸的样子! 所以我们常说的“胡说”“胡闹”“胡编乱造”中的“胡”就是这个意思——指代狐狸。 但“胡”和“狐”在古代并不是完全等同的词义。从金文到篆文再到隶书,“胡”的字形都是由“犭(拼音:quǎn)”和“厶”构成,而“厶”表示的就是“自己”的意思;而且由“犭”构成的汉字大都表兽类,如狼、獾等,所以“胡”一般用来象征性代指野兽。
“狐假虎威”里的“狐”字应该也表兽类,是指一种狐狸,也就是紫狐,又称赤狐。这种狐狸体形较一般狐狸更大,身体被毛呈棕红色或深棕色,所以古人常用它形容“狡诈”的人。比如李白的诗句“诡谲复奚似,豺狼得人惊。狐疑敢收卷,一字不可轻”就使用了这个典故。 再来看“胡”字的演变过程 从上古一直到秦统一六国这一历史阶段,“胡”的字形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金文的形状来理解它的本义。不过到了东汉,隶书出现后,“胡”的字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专门表示“胡”的文字符号,如上图中的“勿”(音wù)就是东汉隶书中“胡”的形体特征。
那么再来看看东汉的简帛文书是怎么写的。这里我引用的都是典型的例子,有的字形可能会和上图稍有不同,但是都带有“勿”这个字符。比如“胡”字在西汉初期的帛书《老子》乙本的书写形式就和上图完全不同了: “胡”字在东汉王充《论衡·四讳》中也是这样书写的: 而如果“胡”字作为姓氏或者地名等情况出现的时候,前面就会加一个“犭”(拼音:quǎn)了,如《汉书·西域传》有“乌弋国,王治姑臧。去京师三千七百里”句,其中“姑臧”的“臧”字就是“犭”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