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字什么生肖?
“字”和“子”是同一个偏旁,所以字形相似。 字、字、字,从字部,表示与文字有关的意思;而子、字、丑,三字都从子部,意思也是相关的——子女(子嗣)、种子(繁殖后代)、丑类都是指的虫子。 所以,这里的“宇”应该是“字”——即字、字、字。 为什么选“宇”不选“字”呢? 因为《诗经》是用“宇”来表述这种意思的。
《小雅·鹤鸣》里有“园有桃兮李有瓜,孤鸾皇兮,雄雌凰兮,交相兮”。其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宇”(读yù)。
“宇”的本义是指屋檐、房间。《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夫子之屋不修,雨集于宇而下。”现在也常用于形容天地、房屋等,如“覆宇之举”“气冲斗牛,直冲云霄”等等。
不过,《诗经》里的“宇”好像并没有保留这样的意思——它好像只保留了“屋子”这个含义。这是因为“宇”在周代已经是一个常用了名词了。 根据目前看到的材料来看,西周金文中“宇”字最多,汉代画像石上“宇”字亦很常见,可见其使用时间相当久。
另外,字与字的结构关系——“上下结构”或是“左中右结构”——也是判断字形的辅助手段。 很多古代汉字都是上下结构的。这些形体的字,如果上面的部分是“宀”(看做“家”)或“广"(看做“屋”),那么通常就可以确定下面部分的字形是正确的。反之,若是左右结构,则有可能出错——因为左右结构的字,古文字书写的时候往往容易混淆。比如“莫”,上面是“暮”,下面是“木”,但“暮”字上方的“日”跟“木”比较相近,因此易乱。还有“高”字,上面是“高”,下面是“圭”,上面部分也易误为“土”。
一般说来,带有“虫”、“牛”、“马”、“鸟”、“羊”、“鱼”、“猪”等字眼的字,大多与十二生肖有关。
“虫”字偏旁的字,大约有一半是表示昆虫之类的意思,还有一半则是表示十二生肖属蛇的。如:“蟠pán”字,从“虫”旁,就是十二生肖属蛇的字。
许多带“牛”字旁的字都与十二生肖有关,如“犁”、“牯gǔ”、“犊dú”、“牯kú”等指牛类的字,都是十二生肖属牛字!
“马”字偏旁作右偏旁的字都与十二生肖相属,如:“骅huá”字,“骈pián”字,都属十二生肖的马类。
除了表示鸟类本义的字以外,右边带有“鸟”字旁的字都是属鸟的字,如“鸽”、“鹃”等等。表示燕子的“燕”字有两个字形,燕子的燕(艼),是简化字,只有上半部从玄鸟之形,而没有下半部的“虫”字,它既不属蛇也不属鸟,而是属猪的字,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燕子的燕(艼)本来是简写的“宴yàn”字,繁体的“宴”字是“棧”(上燕下食),与猪有关,宴席之说,来自“食猪”之意。也就是说,本来表示猪类之意的“宴”字,后被简写成“燕子”的“燕”。而金文的“燕”字,上面是个玄鸟展翅之形,下面是个“虫”,它既属于“虫”的字系也属于“鸟”的字系。同样道理,右边从“鸟”字旁的字都不属十二生肖的鸟,而是属于“燕”字类的字系。这道理和上述的“燕子”的“燕”字一样,与猪有关。因此,如“鸦”、“鸿”、“鹏”、“鹃”等等字,都是属十二生肖的“猪类字”。
与十二生肖的羊有关的字,主要有两个字形,一是从羊肉之形,一是从羊羔之形。从羊肉之形的字,有“美”、“鲜”二字,“美”是羊的肉味鲜美之形,“鲜”是羊的肉质鲜美之形。此外,如“祥详详兖”等字都是从羊羔之形。这类字既是十二生肖有关的字。
与十二生肖的鱼有关的字,主要有“鱻”、“鲆bié”、“鲆píng”、“鲆tiáo”、“鲆xún”、“鲆zé”、“鲆zūn”、“鲆zhé”等字从鱼形,都是十二生肖属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