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属于什么生肖?
“乙未”是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2个。前一个干支是“甲午”,后一个干支是“丙申”。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人出生年月的序列号,每个年份都有一个对应的吉祥物,如鼠牛虎兔等;而每一属相的年份也有不同的名称,如鼠年叫“梁上尘”、牛年叫“田内草”等。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段,每段一个小时,用天干和地支分别标识。
从“子时”开始每天增加一个时辰,到“巳时”正好是一整圈,再次回到“子时”。这种计时方法叫做“十二制”或“十二支纪时法”。以子时至亥时的循环来表示一天的时间变化。 《礼记·月令》中记载了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孟春之月,鸡鸣而起。”“仲春之月,鸠鸣乎上景。”“季春之月,鸿雁来。”“孟夏之月,雉鸣。”“仲夏之月,蛙鸣。”“季夏之月,蝉鸣。”“孟秋之月,蟋蟀居壁。”“仲秋之月,鹰隼始鸷。”“季秋之月,玄鸟归。”“孟冬之月,蛰虫咸俯。”“仲冬之月,水泉动。”“季冬之月,蚯蚓结。”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不同时节动物的习性是不同的。
另外,还有《周易·系辞下传》中的描述: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为太极,执两用五,合乎天地之道。” 这里提出了一个“大衍之数”的概念,即用50根蓍草进行计算,其中1根不用,称为“太极”,其他49根分成两部分各24根,代表“两仪”(天地),再分开就构成了“四时”(四季),最后形成81组数字(36计),用来推演人事的变化吉凶。这50根蓍草就相当于现在的加减乘除运算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明了数字和字母作为计算的工具,而古代的算法就慢慢变成了一种计算的原则和方法。汉代的刘歆在《春秋纬·元命苞》中说: “大衍之数50,其用49,凡筹策者,阴阳之和也。阳数奇,阴数偶;阳主奇,阴主偶。故半基数十,基一十有五,倍基数三十,三基数六十。所以用四十九者,取其会于五十也;所以不用一者,以寓其一无所着,不能自满者也。” 刘歆认为50根蓍草减去1根没用是因为阴阳消长总是平衡的,二者各有一半重合的时候,这一根就没用了。 这种通过算筹来计算的方法一直延续下来,后来发展到了《九章算术》。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利用算盘和《九章算术》中的大衍术来推算圆周率,并准确得到了数值约为3.1415926(约)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