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指什么生肖?

阿萱颖阿萱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春牛指的是生肖牛,因为牛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二,又被称为“丑牛”。 《春牛》这首童谣这样唱道:“初一鸡叫天不明,初二早起整三更,初三初四月出街,初五初六月清明,初七初八月满楼,初九初十月渐没,十一月初一冬,十二月底大寒,正月初一起春牛。”其中“月满楼”即农历十五,而“起春牛”就是指立春这一天。

在中国民间,立春是一个重大节日,人们早早就会准备好迎接它的到来。 旧俗,立春日清晨,天子率群臣到郊外迎春,并举行祭祀仪式。百姓们也选择风和日丽的一天,到郊外游玩,称做踏春。大家尽情观赏春天景色、欣赏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 但如今这个日子似乎没有多少人在意了。随着时光流逝,立春日“打春”的风俗已被忘却,只有个别地方尚有“咬春”“吃春饼”“打春儿”等习俗存留。 不过,在许多古诗文中,依然可见“春牛”的身影。

“春牛”不仅是一种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象征,也是古代农耕社会里真实的劳作伙伴和神祇般存在着的吉祥物。 在汉代,朝廷便设有“上林苑”,饲养“苑牛”。这些“苑牛”不仅是皇家游乐场所里的观赏动物,还要承担耕种的工作。 到了明代,官方设立了“种牛场”养殖耕牛,还建立了“官牛堂”负责管理它们的生育。虽然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人口剧增的情况,耕地面积却一直在缩减,但是“官牛堂”的规矩依然很严。 明人刘侗曾在其著作《帝京景物略》中这样描述“官牛堂”的日常:“(正德)十五年正月,帝始御政。次日,召对平台,亲鞫奸伪。时立春后,帝命摘“春牛”心口黑花作脯,赐近侍。” 除了明代,其他朝代也有“打春”的记载。唐《岁时广记·卷五·立春》引《四时纂要》曰:“立春之日,鞭春牛,其义取劝农桑、晓耕作之意。”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八·打春》:“俗以立春日为‘打春’。先一日,太史局用土糊春牛。翌日凌晨,执事人员身着公服,手执春牛黄纸牌位,至辰时,朝见奏毕,将春牛牌位送至司天台,交与监候道士焚化。”

楼国诗楼国诗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史料记载,我国最迟在1600年前,就已经有了和现在相同的十二生肖。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特别能够让孩子们开心,因此,人们也把春节叫做“过年”。

在高密一带把春节称为“过年关”。因为旧时迷信传说,春节这几天,诸邪泛出,四处游荡,祸害人间,人们称之为“鬼馁”,因此,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关东禁月”,并统称为“过年关”,过了这道关,阴霾消散,又是风调雨顺的一年人间烟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