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什么生肖鼠目寸光?
这题我会! 《礼记·曲礼上》有载,“三十而有室,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说的是人生七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再参照《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旺,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可以看出人的心理生理上的成长变化是和自然现象吻合的。
那从上述两段引文可以得出: 三十岁之前,人正处于少年时期,无论是心智还是身体都在飞速发育中,这一阶段的人往往难以把握自我,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初衷。
四十岁之后,人体开始走下坡路,各种机能逐渐衰退,这时候有些人就会因不能把握自我而陷入迷茫困惑之中,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惑”。五旬之人,虽然机体已显沧桑,但阅历经验较为丰富,能够比较理智地认识处理问题,对人生的领悟也更加通透,所以《孟子·公孙丑上》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一知天命而已矣”。
六十岁往上有耳顺之称,是说这个年龄段的人耳朵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灵光了,但是此处的耳顺并非指听觉方面,而是比喻为人正直、心胸宽广,能正确对待他人批评指责或赞扬,所以《论语·为政》里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至于最后一条“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认为这是说的道德规范层面的问题了。也就是说一个人到了七十岁,已经积累了很多社会经验和生活智慧,在做事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刻意去思考什么规矩法度,因为那早已内化成了个人的行为习惯。
总之,个人认为“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这些词语反映的都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累积起来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不是由某一个具体年龄决定的。
因此用现在的平均年龄来衡量古书所记载的“不惑”“知天命”“耳顺”等境界是很不科学的。